首頁 > 中華本草 > 塊莖糙蘇功效和作用

【出處】《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》

【拼音名】KuàiJīnɡCāoSū

【別名】野山藥(《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》)。

【來源】為唇形科植物塊莖糙蘇的全草或根。夏季采,曬幹。

【原形態】多年生草本,直立或斜生。根粗大成紡錘形的塊莖狀;地下莖圓形,紫褐色,有稀疏短毛。根生葉具長柄;葉片三角狀卵形,基部深心形,葉緣具粗圓齒,上面散生剛毛或近無毛,下面散生剛毛;莖生葉對生,卵形;柄短,長1厘米左右,葉緣齒狀;葉脈網狀。輪傘花序腋生;氈葉線狀披針形,密生剛毛;花萼管狀,5齒,萼齒錐形;花冠唇形,粉紅色,密被白色長毛,下唇3裂,中裂片先端微凹:雄蕊4;雌蕊1,花柱2裂,不等長。小堅果頂端具剛毛。

【生境分布】生於草原、河岸草叢中。分布東北、西北以及內蒙古等地。

【化學成份】地上部分含多種多酚成分,中有咖啡酸,4-o-咖啡酰基-D-奎寧酸,以及咖啡酸的葡萄糖、木糖、鼠李糖酯。本品含原生物堿0.5%以上。

【性味】《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》:"性溫,味微苦,有小毒。"

【歸經】《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》:"入肝、脾二經。"

【功能主治】

①《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》:"解毒,驅梅。"

②內蒙古《中草藥新醫療法資料選編》:"治月經失調。"

【用法用量】內服:煎湯,1~2錢;或熬膏、研末。外用:研末撒。

【註意】《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》:"孕婦忌用。"

【附方】

①治月經失調:野山藥根適量。加水煎熬,過濾去渣,取液濃縮成膏。每日服三次,每次服三至五克。(內蒙古《中草藥新醫療法資料選編》)

②治梅毒:塊莖糙蘇、邦子、土胡連、土茯苓、秦艽葉,制成散劑服。(《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》)

③治化膿創傷:塊莖糙蘇,研末撒創口。(《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》)

【摘錄】《*辭典》

塊莖糙蘇《中華本草》

【出處】出自《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》。

【拼音名】KuàiJīnɡCāoSū

【英文名】HerbofTuberousrootJerusalemsage

【別名】野山藥

【來源】

藥材基源:為唇形科植物塊根糙蘇的根或全草。

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PhlomistuberosaL.[PhlomoidestuberosaMoench]

采收和儲藏:夏季采收,洗凈,曬幹

【原形態】多年生草本,高40-150cm。根粗大成紡錘狀塊根。莖具分枝,四棱形,下部被疏柔毛,褐紫色或綠色。基生葉和下部的莖生葉葉柄長4-25cm;葉片三角形或卵狀三角形,長5.5-19cm,寬5-13cm,先端鈍或急尖,基部深心形,邊緣粗圓齒狀,中部葉較小,三角狀披針形,邊緣粗牙齒狀,葉片上面被具節剛毛或近無毛,下面無毛或僅脈上被少許具節剛毛。輪傘花序多數,多花密含集;苞片線狀鉆形,被具節長緣毛;花萼管狀,長8-10mm,萼齒5,半圓形,先端具刺尖;花冠紫紅色,長1.8-2cm,唇形,唇瓣外面被具長身線的星狀絨毛,筒部無毛,上唇邊緣為不整齊的牙齒狀,下唇3圓裂,中裂片較大,倒心形,側裂片卵形;雄蕊4,前對較長,後對基部具短距狀附屬物;雌蕊子房2,合生,花柱單一,柱頭2裂。小堅果卵狀三棱形,先端被毛。花期6-8月,果期7-9。

【生境分布】

生態環境:生於海拔1200-2100m的濕草原或山溝中。

資源分布:分布於黑龍江、內蒙古及新疆等地。

【性狀】性狀鑒別塊根呈橢圓形、長橢圓形或偏圓形,長0.8-3cm,直徑0.5-1.5cm,少數可達4cm;表面棕色或棕褐色,有粗抽皺,有的一端殘留莖基,另端為連接兩塊根間的細根,有的兩側端均有細根,細根直徑約2mm。質硬,不易折斷,斷面黃色或黃白色。氣微,味淡。

【化學成份】

根中分得耐陰香茶菜素甙(umbroside)[1]。

莖中含黃酮類成分(flavonoids),環烯醚萜類(iridoids)以及羥基桂皮酸類(hydroxycinnamicacids)[2]。

地上部分含咖啡酸(caffeicacid),4-O-咖啡酰-D-奎寧酸(4-O-caffeoyl-D-quinicacid)以及咖啡酸的葡萄糖、木糖、鼠果子糖酯[3]。

【性味】味微苦;性平

【功能主治】解毒消腫;活血主財經。主梅毒;瘡腫;月經不調

【用法用量】內服:煎湯,3-6g。外用:適量,搗敷或研末撒。

【註意】《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》:孕婦忌用。

【各家論述】

1.《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》:解毒,驅梅。

2.內蒙古《中草藥新醫療法資料選編》:治月經失調。

【摘錄】《中華本草》

注: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,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。

塊莖糙蘇相關圖片

塊莖糙蘇圖片來源GOOGLE自動搜索,僅供參考。

<< 上一个: 庫頁懸鉤子根  下一个:寬瓣紅景天>>





使用條款 | 私隱政策 | 聯繫我們 |

© CopyRight 2024 LOOKUP.TW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