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出處】《本經》
【拼音名】MíZhī
【別名】官脂(《本經》),麋膏(《周禮》鄭玄註)。
【來源】為鹿科動物麋鹿的脂肪。
【性味】
①《本經》:"味辛,溫。"
②《別錄》:"無毒。"
【功能主治】
通血脈,潤皮膚。治風寒濕痹,惡瘡癰腫。
①《本經》:"主癰腫,惡瘡,死肌,寒風濕痹,四肢拘緩不收,風頭腫氣,通腠理。"
②《別錄》:"柔皮膚。"
③《飲膳正要》:"通血脈,潤澤皮膚。"
④《醫學入門》:"面生皰瘡,塗之。"
【註意】《本草經集註》:"畏大黃。"
【摘錄】《*辭典》
麋脂《中華本草》
【出處】出自《神農本草經》
【拼音名】MíZhī
【英文名】David'sdeerfat
【別名】官脂、糜膏
【來源】
藥材基源:為鹿科動物麋鹿的脂肪。
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ElaphurusdavidianusMilne-Edwards
采收和儲藏:捕殺後,剝皮,剖腹,取出脂肪,置鍋中以小火煉出油,除去油渣,冷去後,裝入容器中。
【原形態】麋鹿,屬於麋與馴鹿之間,大小和歐洲的赤鹿相近,體長約2m,高約1m余。雄者重約200kg,雌者約100kg。尾長約70cm。頭似馬而非馬,角似鹿而非鹿,身似驢而非驢,蹄似牛而非牛,故曰“四不象”。雄者具角,雌者無。角的主枝叉分為前後2枝,前概再分岐成二叉,後枝長而直,不再分叉。四肢粗大,主蹄寬大能分開,側蹄顯著。毛色淡褐,背部稍濃,腹部較淺,鼻孔上方有一白色斜紋。冬季毛長而蓬,顯棕赤色,幼獸有白色斑點,生後3月始消失。
【生境分布】
生態環境:食物主要為草及水生植物。
資源分布:本種屬我國特產種,清代已飼養於北京南苑,無野生,後被運至英國,我國絕跡。80年代末期由英國政府歸還於我國,現飼養於北京和江蘇兩地,為國家一給保持動物。以草和水生植物為食。每年兩次換角,夏角6-7月生長,11-12月脫落,此後生出1對冬角,翌年3月後落角。
【性味】味甘;辛;性溫
【歸經】心;肝經
【功能主治】通血脈;祛風寒;潤皮膚;解毒。主風寒溫痹;四肢拘緩;頭面風腫;癰疽惡習高分子;面生瘡皰
【用法用量】內服:烊化沖,適量。外用:適量,塗敷;或入面脂。
【註意】《本草經集註》:畏大黃。
【各家論述】
1.《本經》:主癰腫,惡瘡,死肌,寒風濕痹,四肢拘緩不收,風頭腫氣,通胰理。
2.《別錄》:柔皮膚。
3.《飲膳正要》:通血脈,潤澤皮膚。
4.《醫學入門》:面生皰瘡,塗之。
【摘錄】《中華本草》
注: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,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。
© CopyRight 2024 LOOKUP.TW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