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拼音名】JiānɡSānQī
【別名】三七姜、姜葉三七、土田七、竹葉三七、姜七
【來源】姜科姜七屬植物姜三七Stahlianthusinvolucratus(King)Craib,以根狀莖入藥。全年可采,洗凈曬幹。
【性味】辛,溫。
【功能主治】活血散瘀,消腫止痛。用於跌打損傷,風濕骨痛,吐血衄血,月經過多;外用治蟲蛇咬傷,外傷出血。
【用法用量】1~3錢,水煎或泡酒服;外用適量研粉或用炭粉撒敷患處。
【摘錄】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
姜三七《*辭典》
【出處】《雲南中草藥》
【拼音名】JiānɡSānQī
【來源】為姜科植物曲蕊姜的根。秋季采集,洗凈,去皮和毛,切片曬幹,研末。
【原形態】矮小禿凈草本,有香味。葉數枚,卵形,二列,具柄,鞘上部張開。花數朵,包藏於一個預生綠色的佛焰苞內。萼管狀,裂片相等;花冠管柔弱,裂片披針形;側生假雄蕊大,倒卵形;唇瓣倒卵形,2裂;雄蕊短突出,花藥長而彎曲,基部有2個平行的附屬體;花柱柔弱。蒴果長橢圓形。種子彎曲,紡錘形,有撕裂狀的假種皮。
【生境分布】生於山澗、林下草叢中。分布雲南等地。
【性味】辛,溫。
【功能主治】止血消腫。治跌打損傷,骨折,吐血,衄血子宮功能性出血,外傷出血。
【用法用量】內服:煎湯,0.5~1錢。外用:研末撒。
【摘錄】《*辭典》
姜三七《中華本草》
【出處】出自《雲南中草藥》
【拼音名】JiānɡSānQī
【英文名】RootofYunnanCamptandra
【別名】石竹花、巖白姜、土山柰、水馬鞭、巖筆葉
【來源】
藥材基源:為姜科植物大苞姜的根莖。
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Caulokaempferiayunnanensis(Gagnep.)R.M.Smithp[Monolophusyunnanensis(Gagnep.)T.L.WuetSenjen;KaempferiayunnanensisGagnep.;Camptandrayunnanensis(Gagnep)K.Schum].
采收和儲藏:全年均可采,鮮用或切片曬幹。
【原形態】大苞姜,多年生草本,高25-55cm。根莖球形,須根粗壯。葉3-4片,葉柄長0.5-0.7cm;葉舌薄膜質,2裂;葉片長圓形、長圓狀披針形或卵形,長8-20cm,寬4-5cm,先端漸尖,基部急尖或近圓形;上面無毛,下面被短柔毛。花序頂生,葉狀苞片1-3枚,長7-13cm,基部邊緣與花序軸貼生成囊狀,每一苞片內有花1-2朵;花黃色,很易雕謝;花萼一側開裂,先端具2齒;花冠管長為萼管的1倍,裂片狹披針形,後方的一枚守為兩側的1倍;側生退化雄蕊近線形,與花冠裂片近等長;唇瓣深2裂,裂片卵形;花絲短,藥隔先端附屬體三角形,全緣;子房倒卵形。蒴果近圓形,直徑約1cm,果皮上有細脈紋。種子卵形。花期9-10月。
【生境分布】
生態環境:生於海拔1500-2800m的高山密林中。
資源分布:分布於四川和雲南。
【性味】味辛;性溫
【歸經】心;肺經
【功能主治】散瘀消腫止痛;止血。主跌打損傷;骨折;吐血;衄血;功能性子宮出血;外傷出血
【用法用量】內服:煎湯,1.5-3g。外用:適量,研末撒。
【摘錄】《中華本草》
注: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,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。
© CopyRight 2024 LOOKUP.TW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