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> 中華本草 > 蜈蚣藤功效和作用

【拼音名】WúGōnɡTénɡ

【別名】多葉花椒、馬椒、小葉刺椒

【來源】蕓香科花椒屬植物蜈蚣藤ZanthoxylummultijugumFranch.,以根或莖入藥。秋冬采集,分別曬幹。

【性味】辛、苦,溫。有小毒。

【功能主治】祛風止痛。用於風濕關節疼痛;外用治牙痛,癬。

【用法用量】3~5錢。外用適量。

【摘錄】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

蜈蚣藤《*辭典》

【出處】《昆明民間常用草藥》

【拼音名】WúGōnɡTénɡ

【來源】為蕓香料植物多葉花椒的莖。

【原形態】植物形態"多葉花椒"條。

【性味】辛苦,溫,有小毒。

【功能主治】祛風解毒。治瘡毒,梅毒。

【用法用量】內服:煎湯,3~5錢。外用:研末調搽。

【附方】治癬:蜈蚣藤研末,加草烏浸入生香油,外搽。如肌肉麻木,可在患部用梅花斜刺後再搽。

【摘錄】《*辭典》

蜈蚣藤《中華本草》

【出處】出自《昆明民間常用草藥》

【拼音名】WúGōnɡTénɡ

【英文名】stemofManyleafPricklyash

【來源】

藥材基源:為蕓香科植物多葉花椒ZanthoxylummultijugumFranch.的莖。

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ZanthoxylummultijugumFranch.

采收和儲藏:秋、冬季采莖,切段,曬幹。

【原形態】多葉花椒攀援狀灌木。莖枝木質,灰褐色,著生下彎如鳥嘴狀的皮刺。奇數現狀復葉互生,紙質至革質,連葉柄長可達60cm;葉軸背面著生下彎而短小的皮刺;小葉柄長不及1mm;小葉21-51,歪斜的卵狀披針形、披針形或為長圓形,長2-4cm,寬1-1.5cm,先端急尖或鈍而略斜,基部圓形或寬楔形,兩側不對稱,邊緣有不明顯的細鋸齒或近全緣,上面深綠色,有光澤,下面青綠色,散生腺點。聚傘花序腋生,長達15cm;苞片細小;萼片4,卵形,長約0.5mm,邊緣薄膜質;花瓣4,青色,卵狀長圓形,長約2mm;雄花的雄蕊4,長3-4mm,藥隔先端有色澤較深的腺點一顆;退化心皮短小。果梗長3-6mm;心皮4,成熟的通常1-3,紫紅色;分果爿有略粗大的腺點,先端幾無喙嘴狀突起。種子卵珠形,直徑4mm,黑色,光亮。花期4-6月,果期7-10月。

【生境分布】

生態環境:生於雜木林緣或灌叢中。

資源分布:分布於貴州、雲南等地。

【性味】辛;苦;性溫;小毒

【歸經】肺經

【功能主治】祛風解毒。主瘡毒;梅毒;癬

【用法用量】內服:煎湯,9-15g。外用:適量,研末調搽。

【附方】治癬:蜈蚣藤研末,加草烏浸入生香油,外搽。如肌肉麻木,可在患部用梅花針刺後再搽。

【摘錄】《中華本草》

注: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,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。

蜈蚣藤相關圖片

蜈蚣藤圖片來源GOOGLE自動搜索,僅供參考。

<< 上一个: 蜈蚣旗根  下一个:蜈蚣藻>>





使用條款 | 私隱政策 | 聯繫我們 |

© CopyRight 2024 LOOKUP.TW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