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> 中華本草 > 山油柑果實功效和作用

【出處】廣州部隊《常用中草藥手冊》

【拼音名】ShānYóuGānGuǒShí

【來源】蕓香科植物山油柑的果實,秋、冬采收,用開水燙透,曬幹。

【原形態】形態詳"沙塘木"條。

【性味】廣州部隊《常用中草藥手冊》:"甘,平,氣香。"

【功能主治】

①《廣西藥植名錄》:"行氣,化痰。"

②廣州部隊《常用中草藥手冊》:"治消化不良。"

【用法用量】內服:煎湯,3~5錢。

【摘錄】《*辭典》

山油柑果實《中華本草》

【出處】出自廣州部隊《常用中草藥手冊》

【拼音名】ShānYóuGānGuǒShí

【英文名】FruitofPedunculateAcronychia

【來源】

藥材基源:為蕓香科植物山油柑Acronychiapedunculata(L.)Miq.的果實。

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Acronychiapedunculata(L.)Miq.[JamboliferapedunculataL.]

采收和儲藏:秋、冬采收,用開水燙透,曬幹。

【原形態】山油柑常綠喬木,高10-20m。幼技及花序被毛茸。單葉對生,葉柄長1-2cm,頂端有1結節;葉片長圓形至長橢圓形,長6-15cm,寬2.5-6cm,兩端狹尖,有時先端略圓或微凹,基部闊楔形,密生腺點。聚傘花序具長柄,頂生或腋生;花兩性;萼片4,長0.6-0.8mm;花瓣4,青白色,狹披針形或線形,長5-6mm,兩側邊緣內卷,內面密被毛茸;雄蕊8,花絲中部以下兩側邊緣被毛;子房上位,密被毛,4室,花柱細長。核果黃色,平滑,半透明,直徑8-10mm。種子黑色,有肉質胚乳。花期4-8月,果期8-12月。

【生境分布】

生態環境:生於低濕丘陵地及闊葉疏林中。

資源分布:分布於臺灣、廣東、海南、廣西、雲南等地。

【化學成份】山油柑果實中含蕓香酮二聚體去甲基降真香雙素(demethylacrovestone)即1,1-二[2',4',6'-三羥基-3'-(1〃-氧代乙基)-5'-(3〃-甲基丁-2〃-烯基)苯基]-3-甲基丁烷{1,1-di[2'4',6'-trihydroxy-3'-(1〃-oxyethanyl)-5'-(3〃-methylbut-2〃-enyl)phenyl]-3-methylbutane}。

【性味】甘;平

【歸經】脾經

【功能主治】健脾消食。主食欲不振;消化不良;多汗

【用法用量】內服:煎湯,9-15g。

【各家論述】1.《廣西藥植名錄》:行氣,化痰。2.廣州部隊《常用中草藥手冊》:治消化不良。

【摘錄】《中華本草》

注: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,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。

山油柑果實相關圖片

山油柑果實圖片來源GOOGLE自動搜索,僅供參考。

<< 上一个: 山櫻桃  下一个:山油柑葉>>





使用條款 | 私隱政策 | 聯繫我們 |

© CopyRight 2024 LOOKUP.TW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