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出處】《分類草藥性》
【拼音名】CíZhúSǔn
【來源】為禾本科植物慈竹的苗。
【功能主治】
①《分類草藥性》:"燒灰研細,搽小兒肥瘡。"
②《重慶草藥》:"調氣,治脫肛,疝氣。"
【用法用量】內服:煎湯或燉團魚吃。外用:燒存性調敷。
【摘錄】《*辭典》
慈竹筍《中華本草》
【出處】出自《分類草藥性》
【拼音名】CíZhúSǔn
【英文名】shootofOmeiMountainBamboo
【來源】
藥材基源:為禾本科植物慈竹的嫩苗。
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Neosinocalamusaffinis(Rendli)Kengf.[Sinocalmusaffinis(Rendle)McClure]
采收和儲藏:6-9月或12月至翌年3月筍期采集,鮮用或曬幹。
【原形態】慈竹植株呈喬木狀。高5-10m,梢端細長作弧形或下垂,全竿共30節左右;節間圓筒形,長15-30(-60)cm,徑3-6cm,表面貼生灰白色或褐色疣基小刺毛;竿環平坦;籜環明顯;籜鞘革質,背部密被白色短柔毛和棕黑色刺毛,鞘口寬廣而下凹,略呈“山”字形,籜耳無;籜舌呈流蘇狀,連同繸毛高約1cm許;籜片兩面均被白色小刺毛,具多脈。竿每節約有20條以上的分枝,呈半輪生狀簇聚,水平伸展,主枝稍顯著,其下部節間長可10cm,徑約5mm。末級小枝具數葉乃至多葉;葉鞘長4-8cm,無毛,具縱肋;葉舌截形,棕黑色,高1-1.5mm,上緣嚙蝕狀細裂;葉片窄披針形,上面無毛,下面被細柔毛,次脈5-10對;葉柄長2-3mm。花枝束生,常彎曲下垂,長20-60cm,節間長1.5-5.5cm;假小穗長達1.5cm;穎0-1,長約6-7mm;外稃寬卵形,具多脈,邊緣生纖毛,內稃脊上有纖毛;鱗被3-4;雄蕊6;花柱具微毛,向上分裂為2-4羽毛狀柱頭。果實紡綞形,黃棕色,易與種子分離而為囊狀果。筍期6-9月或自12月至翌年3月,花期多在7-9月,但可持續數月之久。
【生境分布】
生態環境:現多見於農家栽培房前屋後的平地或低丘陵。
資源分布:分布於西南各地。
【功能主治】。主脫肛;疝氣;瘡瘍
【用法用量】內服:煎湯,15-30g,鮮品60-120g;或燉團魚吃。外用:適量,燒存性調敷。
【各家論述】
1.《分類草藥性》:燒灰研細,搽小兒肥瘡。
2.《重慶草藥》:調氣,治脫肛,疝氣。
【摘錄】《中華本草》
注: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,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。
© CopyRight 2024 LOOKUP.TW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