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> 中華本草 > 何首烏葉功效和作用

【出處】《綱目》

【拼音名】HéShǒuWūYè

【來源】為蓼科植物何首烏的葉片。

【功能主治】

治瘡腫,疥癬,瘰癧。

《現代實用中藥》:"生葉貼腫瘍。"

【用法用量】外用:生貼、煎水洗或搗塗。

【附方】

①治風瘡疥癬作癢:何首烏葉煎湯洗浴。(《綱目》)

②治瘰癧結核,或破或不破,下至胸前:何首烏葉搗塗之,並取何苜烏根洗凈,日日生嚼。(《鬥門方》)

【摘錄】《*辭典》

何首烏葉《中華本草》

【出處】出自《本草綱目》。

【拼音名】HéShǒuWūYè

【來源】

藥材基源:為蓼科植物何首烏的葉。

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PolygonummolleDDonvar.rude(Meissn.)A.J.Li[P.rudeMeissn.;P.PaniculatumBl.var.Rude(Meissn.)Steward」

采收和儲藏:夏、秋季采收,鮮用。

【原形態】多年生纏繞藤本。根細長,末端成肥大的塊根,外表紅褐色至暗褐色。莖基部略呈木質,中空。葉互生;具長柄;托葉鞘膜質,褐色;葉片狹卵形或心形,長4-8cm,寬2.5-5cm,先端漸尖,基部心形或箭形,全緣或微帶波狀,上面深綠色,下面淺綠色,兩面均光滑無毛。圓錐花序。小花梗具節,基都具膜質苞片;花小,花被綠白色,5裂,大小不等,外面3片的背部有翅;雄蕊8,不等長,短於花被;雌蕊1,柱頭3裂,頭狀。瘦果橢圓形,有3棱,黑色,光亮,外包宿存花被,花被具明顯的3翅。花期8-10月,果期9-11月。

【生境分布】

生態環境:生於草坡、路邊、山坡石隙及灌木叢中。

資源分布:分布於華東、中南及河北、山西、陜西、甘肅、臺灣、四川、貴州、雲南等地。

【性味】微苦;性平

【功能主治】解毒散結;殺蟲止癢。主瘡瘍;瘰癧;疥癬

【用法用量】外用:適量,搗敷;或煎水洗。

【各家論述】《現代實用中藥》:生葉貼腫瘍。

【摘錄】《中華本草》

注: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,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。

何首烏葉相關圖片

何首烏葉圖片來源GOOGLE自動搜索,僅供參考。

<< 上一个: 何首烏  下一个:和合草>>





使用條款 | 私隱政策 | 聯繫我們 |

© CopyRight 2024 LOOKUP.TW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