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出處】《唐本草》
【拼音名】BáiYánɡShùPí
【別名】白楊皮(《梅師集驗方》)。
【來源】為楊柳科植物山楊的樹皮。
【原形態】
山楊,又名:大葉楊(《植物名實圖考》),明楊。
喬木。樹幹細長挺立,高至20米。一年生枝黃褐色,有光澤;多年生枝為青灰色或暗灰色,皮孔明顯。葉芽長0.5~1厘米,卵圓形,通常有4鱗片;單葉互生;大小形狀頗多變異,近三角形,通常長3~7.5厘米,寬3~8.5厘米,先端尖,基部圓形或楔形,邊緣有不規則鋸齒;葉柄長3~6.5厘米,嫩枝上的葉有長至14厘米,葉柄長至8.5厘米者。葇荑花序,花先葉開放;雄花序長11.5厘米,雄蕊4~11枚,花藥長橢圓形或卵圓形,紅色或紫色;雌花序長7~15厘米,子房無梗,花柱極短,柱頭分裂,扁平。花盤為狹長漏鬥狀,口緣有毛。蒴果橢圓狀紡錘形。種子倒卵形或卵形,淡褐色,種柄長,生多數長細毛。花期3~4月。
【生境分布】生於山坡。分布黑龍江、吉林、遼寧、內蒙古、河北、山西、河南、陜西、四川等地。
【炮制】《雷公炮炙論》:"凡使白楊樹皮以銅刀刮粗皮蒸,從巳至未,出,用布袋盛,於屋東掛幹用。"
【性味】
苦,寒。
①《唐本草》:"味苦,無毒。"
②《日華子本草》:"味酸,冷。"
③《綱目》:"苦,寒,無毒。"
【功能主治】
祛風,行瘀,消痰。治風痹,腳氣,撲損瘀血,妊娠下痢,牙痛,口瘡。
①《唐本草》:"主久風腳氣腫,四肢緩弱不隨,毒氣遊易在皮膚中,痰癖等。酒漬服之。"
②《本草拾遺》:"去風痹宿血,折傷,血瀝在骨肉間,痛不可忍,及皮膚風瘙腫,雜五木為湯,捋浸損處。"
③《日華子本草》:"治撲損瘀血,並須酒服,煎膏可續筋骨。"
④《綱目》:"煎漿水入鹽含漱,治口瘡。"
【用法用量】內服:煎湯,1~3兩;或浸酒。外用:煎水含漱或浸洗。
【附方】
①治項下癭氣:秫米三鬥,炊熟,取圓葉白楊皮十兩,勿令見風,切,水五升,煮取二升,漬曲末五兩,如常釀酒,每旦一盞,日再服。(《外臺》)
②治妊娠下痢:白楊皮一斤。細切,以水一大升,煮取二小升,分三服。(《千金方》)
③治牙痛:白楊皮,醋煎含之。(《梅師集驗方》)
【摘錄】《*辭典》
白楊樹皮《中華本草》
【出處】
出自1.《唐本草》。
2.《本草圖經》:白楊,舊不載所出州土,今處處有之。株大,葉圓如梨。皮白,木似楊,故名白楊。
3.《本草衍義》:白楊,陜西甚多,永、耀間居人修蓋,多此木也。然易生根,斫木時碎劄入土,即下根,故易於繁殖,非止墟墓間,於人家舍前後及夾道,往往植之,土地所宜爾。風才至,葉如大雨聲,葉梗故如是。又謂無風自動,則無此事。嘗官永、耀間,熟見之,但風微時,當風逕者,其葉孤絕處,
【拼音名】BáiYánɡShùPí
【別名】白楊皮、山楊皮
【來源】
藥材基源:為雙子葉植物藥楊柳科植物山楊的樹皮。
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PopulusdavidianaDode;[P.tremelaL.var.davidiana(Dode)Schneid.]
采收和儲藏:全年均可采收,但多在秋、冬結合栽培伐木時采收,趁鮮剝皮,曬幹。
【原形態】喬木。高達25cm。樹皮光滑;灰褐色或灰白色,老樹基部黑色粗糙;樹冠圓形。小枝圓筒形,光滑,赤褐色,萌枝被柔毛。芽卵形或卵圓形,無毛,微有粘質。中互生;葉柄側扁,長2-6cm;葉三角狀卵圓形或近圓形,長寬近等,長3-6cm,先端鈍尖,急尖或短漸尖,基部圓形截形或淺心形,邊緣有波狀淺齒,萌枝葉大,三角狀卵圓形,下面被柔毛,花序軸有疏毛或密毛;苞子片棕褐色,掌狀條裂,邊緣有長毛;雄花序長5-9cm,雄蕊5-12,花藥紫紅色;雌花序長4-7cm;子房圓錐形,柱頭2深裂,帶紅色。果序長達12cm;蒴果卵狀圓錐形,長約5mm,有短柄,2瓣裂。花期3-4月,果期4-5月。
【生境分布】
生態環境:生於海拔1200-3800m的山坡、山脊和溝谷地帶,常形成小面積純林或與其他樹種形成混交林。
資源分布:分布於東北、華北、西北、中南、西南及西藏等地。
【炮制】《雷公炮炙論》:凡使白楊樹皮以銅刀刮粗皮蒸,從巳至未,出,用布袋盛,於屋東掛幹用。
【性味】苦;性寒
【功能主治】祛風活血;清熱利濕;驅蟲。主風痹;腳氣;撲損瘀血;痢疾;肺熱咳嗽;口瘡;牙痛;小便淋瀝;蛔蟲病
【用法用量】內服:煎湯,10-30g;或研末;或浸酒。外用:適量,煎水含漱;或浸洗,或研末調敷。
【各家論述】
1.《唐本草》:主久風腳氣腫,四肢緩弱不隨,毒氣遊易在皮膚中,痰癖等。酒漬服之。
2.《本草拾遺》:去風痹宿血,折傷,血瀝在骨肉間,痛不可忍,及皮膚風瘙腫,雜五木為湯,捋浸損處。
3.《日華子本草》:治撲損瘀血,並須酒服,煎膏可續筋骨。
4.《綱目》:煎漿水入鹽含漱,治口瘡。
【摘錄】《中華本草》
注: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,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。
© CopyRight 2024 LOOKUP.TW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