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> 中華本草 > 鯽魚膽功效和作用

【拼音名】JìYúDǎn

【別名】空心花、嫩肉木、丁藥

【來源】紫金牛科鯽魚膽Maesaperlarius(Lour.)Merr.,以全株入藥。

【生境分布】福建、臺灣、廣東、廣西、貴州。

【性味】苦、平。

【功能主治】接骨消腫,生肌祛腐。治跌打刀傷,疔瘡。

【用法用量】外用適量,搗爛敷患處。

【摘錄】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

鯽魚膽《*辭典》

【出處】《綱目》

【拼音名】JìYúDǎn

【來源】為鯉科動物鯽魚的膽。

【功能主治】

①《綱目》:"取汁塗疳瘡、陰蝕瘡,殺蟲止痛;點喉中,治骨鯁、竹刺不出。"

②《陸川本草》:"治白喉。"

【附方】

①治小兒腦疳,鼻癢,毛發作穗,面黃羸瘦:鯽魚膽滴於鼻中,連二、五日用之。(《聖惠方》)

②治砂眼:冰片一分,琥珀二分。共研細末,大鯽魚膽五個調塗。(貴州)

③治渴疾飲水不止:白浮石、蛤粉、蟬殼(去頭、足)各等分。上細末,用鯽魚膽七個,調三錢服,不拘時侯。(《水事方》神效散)

【摘錄】《*辭典》

鯽魚膽《中華本草》

【出處】出自《本草綱目》

【拼音名】JìYúDǎn

【英文名】Goldfishgallbladder

【來源】

藥材基源:為鯉科動物鯽魚的膽囊。

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Carassiusauratus(Linnaeus.)

采收和儲藏:捕撈後,剖腹,取出膽囊,洗凈,鮮用。

【原形態】鯽魚,體側扁,寬而高,腹部圓。頭小。吻鈍。口端位。無須。眼大。下咽齒1行,側扁,傾斜面有一溝紋。鰓耙37-54,細長,呈披針形。鱗大,側線鱗。背鰭4,15-19,鰭長,起點在吻端至尾鰭基之中間。臀鰭3,5,背、臀鰭均有硬刺。全身呈銀灰色,背部色略暗。各鰭均為灰色。

【生境分布】

生態環境:鯽魚適應性很強,是一種廣溫性魚類。

資源分布:我國除西部高原地區外,各省區均有分布。

【性味】味苦;性寒;有毒

【歸經】肺;肝經

【功能主治】清熱明目;殺蟲;斂瘡。主消渴;砂眼;疳;瘡;陰蝕瘡

【用法用量】外用:適量,點眼、滴鼻或調塗。內服:調它藥。

【註意】本品有毒,不宜直接吞服,肝、腎功能不全者禁服。

【附方】①治小兒腦涪,鼻癢,毛發作穗,面黃贏瘦:鯽魚膽滴於鼻中,連二、五日用之。(《聖惠方》)②治砂眼:冰片一分,琥珀二分。共研細未,大鯽魚膽五個調塗。(貴州)③治渴疾飲水不止:白浮石。蛤粉。蟬殼(去頭、足)各等分。上細未,用卿魚膽七個,調三錢服,不拘時候。(《本事方》神效散)

【各家論述】

1.《綱目》:取汁塗疳瘡。陰蝕瘡,殺中止痛;點喉中,治骨鯁、竹刺不出。

2.《陸川本草》:治白喉,

【摘錄】《中華本草》

注: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,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。

鯽魚膽相關圖片

鯽魚膽圖片來源GOOGLE自動搜索,僅供參考。

<< 上一个: 鯽魚  下一个:鯽魚骨>>





使用條款 | 私隱政策 | 聯繫我們 |

© CopyRight 2024 LOOKUP.TW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