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出處】《綱目》
【拼音名】MǐPíKānɡ
【別名】春杵頭細糠(《別錄》),谷白皮(《千金翼方》),細糠(《聖惠方》),杵頭糠(《聖濟總錄》),米秕(汪穎《食物本草》),米糠(《驗方新編》)。
【來源】為禾本科植物稻的種皮。
【化學成份】
含油,油中含三萜烯酵網魏酸酯,通稱谷維醇。其中包括環木菠蘿烯醇、24-甲基環木菠蘿烷醇、環木菠蘿烷醇、膽甾醇、三甲基甾醇、二氫-γ-谷甾醇,二氫-β-谷甾醇、β-谷甾醇,菜油甾醇、豆甾醇、24-亞甲基環木菠蘿烷醇等的阿魏酸酯。
還含甘油三酯、甘油二酯、甘油一酯等多種甘油酯及遊離脂肪酸(其中棕櫚酸約達50%),還有角鯊烯、阿魏酸、甾醇、高級脂肪醇、烴、磷脂、脂蛋白、維生索B16、B1、和E族。
還含有一種抗腫瘤物質(23.6克/公斤),該物質可能系多糖類化合物(主要是五碳糖和六碳糖),能溶於水,不溶於一般有機溶媒。
另含糠甙,系糠甙元的葡萄糖甙。
【藥理作用】
谷維醇能作用於下視丘、大腦邊緣系統,口服10~30毫克,每日3次或皮下、肌註10毫克,可改善植物神經的功能障礙。實驗證明,它能促進大鼠之生長,增加肝臟中糖元的含量。對切除卵巢之大鼠,皮下註射可引起動情期改變,口服則無效;對小鼠、羊、牛亦可引起此等改變。劑量增加,作用並不增強。對大鼠並無維生素E樣作用。
從稻梗、殼或糠麩中提得一種抗癌物質,對移植的小鼠艾氏腹水癌及肉瘤-180有效。
糙米上寄生某種青黴菌後(日文稱"黃變米"),可產生毒性物質,即含氯的多肽類及黃色毒素,大量飼餵動物(鼠或家兔)可致急性肝損害而招致死亡,長期小量可引起動物肝硬變。
【性味】《品匯精要》:"甘辛,平,無毒。"
【歸經】《得配本草》:"入手、足陽明經。"
【功能主治】
治噎膈,腳氣。
①《別錄》:"主卒噎。"
②汪穎《食物本草》:"通腸,開胃,下氣,磨積塊。"
【用法用量】內服:煎湯或入丸、散。
【附方】
①治膈氣,咽喉噎塞,飲食不下:碓嘴上細糠,蜜丸如彈子大,不計時候,含一丸,細細咽津。(《聖惠方》)
②治咽喉妨礙如有物,吞吐不下:杵頭糠、人參、炒石蓮肉各一錢。水煎服,日三次。(《聖濟總錄》)
③治腳氣常作:谷白皮五升(切勿取斑者,有毒)。以水一鬥,煮取七升,去滓,煮米粥常食之,即不發。(《千金翼方》谷白皮粥)
【摘錄】《*辭典》
米皮糠《中華本草》
【出處】出自《本草綱目》
【拼音名】MǐPíKānɡ
【英文名】Ricebran
【別名】舂杵頭細糠、谷白皮、細糠、杵頭糠、米秕、米糠
【來源】
藥材基源:為禾本科植物稻的穎果經加工而脫下的種皮。
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OryzasativaL.
采收和儲藏:加工粳米、秈米時,收集米糠,曬幹。
【原形態】稻一年生栽培植物。稈直立,叢生,高約1m左右。葉鞘無毛,下部者長於節間;葉舌膜質而較硬,披針形,基部兩側下延與葉鞘邊緣相結合,長5-25mm,幼時具明顯的葉耳;葉片扁平,披針形至條狀披針形,長30-60cm,寬6-15cm。圓錐花序疏松,成熟時向下彎曲,分枝具角棱,常粗糙;小穗長圓形,兩側壓扁,長6-8mm,含3小花,下方兩小花退化僅存極小的外稃而位於1兩性小花之下;穎極退化,在小穗柄之頂端呈半月形的痕跡;退化外稃長3-4mm,兩性小花外稃,有5脈,常具細毛,有芒或無芒,內稃3脈,亦被細毛;鱗被2,卵圓形,長1mm;雄蕊6;花藥長2mm;花柱2枚,筒短,柱頭帚刷狀,自小花兩側伸出。穎果平滑。花、果期6-10月。
【生境分布】
生態環境:我國南北各地均有水稻的栽培區。
資源分布:我國南北各地均有水稻的栽培區。
【性狀】性狀鑒別呈破塊狀,大小不一,完整者呈長橢圓形或披針形,長5-9mm,寬1-2mm。表面黃色灰黃色,具縱向細棱數條;內面色較淡,光滑,頂端狹,有小的突起;基部有突起的點狀種臍。偶夾有白色半透明的種仁和未破的谷粒。質稍硬。氣微,味淡。
【化學成份】含三萜烯醇阿魏酸酯(triterpenealcoholferu-late),通稱谷維醇(oryzanol),其中包括環木菠蘿烯醇(cycloartenol),24-甲基環木菠蘿烷醇(24-methylcycloartanol),環木菠蘿烷醇(cycloartanol),膽甾醇(cholesterol),三甲基甾醇(trimethylsterol),二氫-γ-谷甾醇(dihydro-γ-sitosterol),二氫-β-谷甾醇,β-谷甾醇(β-sitosterol),菜油甾醇(campesterol),豆甾醇(stigmasterol),24-亞甲基環木菠蘿烷醇(24-methylenecycloartanol)等的阿魏酸酯;磷脂有磷脂酰乙醇胺(phosphatidylethanolamine),磷脂酰肌醇(phosphatidylinositol)和磷脂酰膽堿(phosphatidylcholine);糖脂有酰化了的甾醇基葡萄糖和二半乳糖基二酰基丙三醇(digalactosyldiacylglycerol),D-吡喃葡萄糖基β(1→4)-D-吡喃葡萄糖基-β-(1→3')-β-谷甾醇(D-glucopyranosyl-β-(1→4)-D-glucopyranosyl-β-(1→3')-β-sitosterol),D-吡喃葡萄糖基-β-(1→3)-D-吡喃葡萄糖基-β-(1→3')-β-谷甾醇[D-glucopyranosyl-β-(1→3)-D-glucopyranosyl-β-(1→3')-β-sitosterol],D-吡喃葡萄糖基-β-(1→4)-D-吡喃葡萄糖基-β-(1→4)-D-吡喃葡萄糖基-β-(1→3')-β-谷甾醇[D-glucopyranosyl-β-(1→4)-D-glucopyranosyl-β-(1→4)-D-glucopyranosyl-β-(1→3')-β-sitosterol];甾醇酯化合物主要為谷甾醇亞油酸酯(sitosteryllinoleate),谷甾醇油酸酯(sitosteryloleate);長鏈烷基酯主要為三十烷基山菕酸酯(triacontanylbehenate),二十八烷基棕櫚酸酯(octacosanylpalmitate)和三十四烷基山菕酸酯(tetratriacontanylbehenate);短鏈烷基酯主要為油酸甲酯(methyloleate)油酸乙酯(ethyloleate),棕櫚酸甲酯(methylpalmitate);維生素B6衍生物:5'-O-[6-O-[(+)-5-羥基二氧吲哚-3-乙酰基]-β-纖維二糖基]吡哆醇
【藥理作用】
1.實驗證明,它能促進大鼠之生長,增加肝臟中糖元的含量。對切除卵巢之大鼠,皮下註射可引起動情期改變,口服則無效;對小鼠、羊、牛亦可引起此等改變。劑量增加,作用並不增強。對大鼠並無維生素E樣作用。
2.抗癌作用:從稻梗、殼或糠麩中提得一種抗癌物質,對移植的小鼠艾氏腹水癌及肉瘤-180有效。
3.副作用:糙米上寄生某種青黴菌(PenicilliumislandicumSopp.)後(日文稱黃變米),可產生毒性物質,即含氯的多肽類及黃色毒素(Luteoskyrin),大量飼餵動物(鼠或家兔)可致急性肝損害而招致死亡,長期小量可引起動物肝硬變。
【性味】甘;辛;溫
【歸經】大腸;胃經
【功能主治】開胃;下氣。主噎膈;反胃;腳氣
【用法用量】內服:煎湯,9-30g;或入丸、散。
【各家論述】
1.《別錄》:主卒噎。
2.江穎《食物本草》:通腸,開胃,下氣,磨積塊。
3.《本經逢原》:舂杵頭糠,能治噎膈,消磨胃之陳積也,然惟暴噎為宜。
【摘錄】《中華本草》
注: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,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。
© CopyRight 2024 LOOKUP.TW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