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出處】始載於《中國種子植物科屬辭典》。
【拼音名】QiúGuǒTénɡ
【英文名】rootofBerry-bearingAspidocarya
【別名】表藤、淮通、漢防已、土防已。
【來源】
藥材基源:為防己科植物球果藤的莖。
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AspidocaryauvireraHook.f.etThoms.
采收和儲藏:夏、秋季采集,除去雜質,洗凈,切片,曬幹。
【原形態】球果藤藤本,長可達7mm或更長。藤莖表面具皺紋狀條紋,被柔毛。單葉;葉柄長8-15cm;葉片紙質,卵圓狀心形或闊卵狀心形,長9-18cm,寬8-16cm,先端銳尖至漸尖,基部常凹缺狀心形,全緣或偶有3裂,兩面被柔毛,通常下面較密,有時上面僅脈上有毛。圓錐花序,通常長30cm左右有時達50cm,分枝疏散,被柔毛;雄花萼片常12,排成4輪,最外輪微小,長1-1.5mm,中輪線狀長圓,僅見1脈,長2-2.5mm,內輪匙形,具3脈長2.5-3.3mm,背面均被柔毛,最內輪卵形,背面無毛,長3-3.5mm,寬約2mm,花瓣6,淡黃色,長約2mm,寬1-1.5mm;雄蕊6,合生;雌花萼片和花瓣與雄花相似;不育雄蕊6,棒狀;心皮3,柱頭頭狀或3裂。果序稍粗壯,被子毛,果梗長1-1.5cm。核果橢圓形,長約2cm,成熟時紅色。花期4-5月,果期9-10月。
【生境分布】
生態環境:生於海拔600-1200m的溝谷密林中。
資源分布:主要分布貴州、雲南等省。
【性味】辛;性溫
【歸經】肝;膀胱經
【功能主治】祛風通絡;利水通淋。主風濕痹痛;勞傷疼痛;水腫;小便淋痛
【用法用量】內服:煎湯,9-15g;或泡酒。
【各家論述】《新華本草綱要》:根:味苦、性寒。有調理氣血、通淋利水的功能,用於風濕疼痛、勞傷疼痛、水腫等癥。
【摘錄】《中華本草》
注: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,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。
© CopyRight 2024 LOOKUP.TW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