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> 中華本草 > 小草功效和作用

【出處】《本經》

【拼音名】XiǎoCǎo

【別名】細草(《本經》),青小草(《江蘇植藥誌》)。

【來源】為遠誌科植物細葉遠誌的莖葉。4~5月采集地上部分,曬幹。

【原形態】植物形態詳"遠誌"條。

【炮制】揀凈雜質,噴水悶潤,切段,曬幹。

【功能主治】

①《別錄》:"主益精,補陰氣,止虛損、夢泄。"

②《得配本草》:"去血中郁熱,散少陰風熱;痘熱不起,用以發之。"

【附方】治胸痹心痛,逆氣,膈中坎不下:小草、桂心、蜀椒(去汗)、幹姜、細辛各三分,附子(炮)二分。六物合搗下篩,蜜丸大如梧子,先食米汁,下三丸,日三,不知稍增,以知為度。禁豬肉、冷水、生蔥菜。(《古今錄驗》小草丸)

【摘錄】《*辭典》

小草《中華本草》

【出處】出自《神農本草經》

【拼音名】XiǎoCǎo

【英文名】StemandleafofThinleafMilkwort

【別名】細草、青小草。

【來源】

藥材基源:為遠誌科植物細葉遠誌PolygalatenuifoliaWilld.和西伯利亞遠誌PolygalasibiricaL.的全草。

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1.PolygalatenuifoliaWilld.2.PolygalasibiricaL.

采收和儲藏:春、夏季采收全草,鮮用或曬幹。

【原形態】

1.遠誌多年生草本,高25-40cm。根圓柱形,長而微彎。莖直立或斜生,多數,由基部叢生,細柱形,質堅硬。帶綠色,上部多分枝。單葉互生,葉柄短或近於無柄;葉片線形,長1-3cm,寬1.5-3mm,先端尖,基部漸狹,全緣,中脈在上面下陷,下面隆起,無毛或稍被柔毛。春季莖頂抽出總狀花序,長5-12cm,花小,稀疏;萼片5,其中2枚呈花瓣狀,綠白色;花瓣3,淡紫色,其中1枚較大,呈龍骨瓣狀,先端著生流蘇狀附屬物;雄蕊8,花絲基部合生;雌蕊1,子房倒卵形,扁平,2室,花柱彎曲,柱頭2裂。蒴果扁平,圓狀倒心形,長、寬各4-5mm,綠色,光滑,邊緣狹翅狀,無睫毛,基部有宿存的萼片,成熟時邊緣開裂。種子卵形,微扁,棕黑色,密被白色絨毛。花期5-7月,果期6-8月。

2.西伯利亞遠誌多年生草本,高10-30cm。根圓柱形。莖多分枝,被短柔毛。單葉互生,具短柄;葉紙質至近革質,下部葉小,卵形,長約6mm,寬約4mm,先端鈍,具短尖頭;上部葉大,披針形或橢圓狀披針形,長1-2cm,寬3-6mm,綠色,被短柔毛,先端鈍,具骨質短尖頭,基部楔形,全緣,反卷,主脈在上表面下陷,背面隆起,側脈不明顯。總狀花序腋外生或假頂生,通常高出莖頂,具少數花,被短柔毛;花長約6-10mm,具小苞片3枚,鉆狀披針形,長約2mm,被短柔毛;萼片5,宿存,外面3枚小,披針形,長約3mm,裏面2枚大,花瓣狀,長約7mm;花瓣3,藍紫色,側生花瓣倒卵形,長5-6mm,基部與龍骨瓣合生,龍骨瓣較側生花瓣長,背面被柔毛,先端背部具流蘇狀雞冠狀附屬物;雄蕊8,花絲長5-6mm,2/3以下合生成鞘,鞘具緣毛,花藥卵形,頂孔開裂;子房倒卵形,直徑約2mm,先端具緣毛,花柱肥厚,先端彎曲,長約5mm,柱頭2,間隔位於花柱先瑞。蒴果近倒心形,直徑約5mm,先端微缺,具狹翅,疏被短柔毛。種子黑色,除種阜外,被白色柔毛。花期4-7月,果期5-8月。

【生境分布】

生態環境:1.生於向陽山坡或路旁。

2.生於海拔1100-2800m的山坡草地。

資源分布:1.分布於東北、華北、西北及山東、江蘇、安徽和江西等地。

2.分布於我國大部分地區。

【炮制】揀凈雜質,噴水悶潤,切段,曬幹。

【性味】辛;苦;性平

【歸經】心;腎經

【功能主治】祛痰;安神;消癰。主咳嗽痰多;虛煩;驚恐;夢遺失精;胸痹心痛;癰腫瘡瘍

【用法用量】內服:煎湯,3-10g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適量,搗敷。

【各家論述】1.《別錄》:主益精,補陰氣,止虛損、夢泄。2.《得配本草》:去血中郁熱,散少陰風熱;痘熱不起,用以發之。

【摘錄】《中華本草》

注: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,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。

小草相關圖片

小草圖片來源GOOGLE自動搜索,僅供參考。

<< 上一个: 小檗  下一个:小草寇>>





使用條款 | 私隱政策 | 聯繫我們 |

© CopyRight 2024 LOOKUP.TW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