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> 中華本草 > 檉柳功效和作用

【出處】《本草圖經》

【拼音名】ChēnɡLiǔ

【別名】檉(《詩經》),河柳(《毛詩傳》),殷檉(《爾稚》鄭玄註),雨師(陸璣《詩疏》),赤楊(崔豹《古今註》),人柳(《三輔舊事》),赤檉(《日華子本草》),三春柳(《開寶本草》),春柳(《本草圖經》),三眠柳(《本草衍義》),檴落(《通誌》),長壽仙人柳(《履巉巖本草》),觀音柳(《衛生易簡方》),雨絲、蜀柳、垂絲柳(《綱目》),赤柳(《東醫寶鑒》),西河柳(《本草匯言》),赤檉柳(《本草備要》),西湖柳、紅筋條(《中國樹木分類學》),山川柳(《藥材生產手冊》),紅柳(《新疆藥材》)。

【來源】為檉柳科植物檉柳,檜檉柳或多枝檉柳的細嫩枝葉。4~5月花未開時,折取細嫩枝葉,陰幹。

【原形態】

①檉柳

灌木或小喬木,高2.5~4米。莖多分枝,枝條柔弱,擴張或下垂;樹皮及枝條均為紅褐色。葉互生;無葉柄;葉片細小,呈鱗片狀、卵狀三角形、卵狀長圓形或披針形,長1~3毫米,先端尖,基部鞘狀,藍綠色。花為圓錐狀復總狀花序,頂生,長2~5厘米,出自當年生枝端;花小,粉紅色;苞片線狀錐形,先端尖,基部擴大,較花梗長,萼片及花瓣均為5;雄蕊5,伸出花瓣外,花藥卵圓形,紫紅色,花絲細長;雌蕊1,柱頭3裂,花盤褐色,5深裂,每裂片先端再分裂至中部成10裂狀。蒴果狹小,先端具毛。花期6~7月。果期8~9月。

生於山野或栽培於庭園。分布河南、河北、山東、安徽、江蘇、湖北、福建、山西、陜西、廣東、廣西、四川、雲南、甘肅、青海、新疆、遼寧、吉林、黑龍江等地。

②檜檉柳,又名:華北檉柳、檜葉檉柳、鉆天柳、溪河柳、香椿柳。

本種與上種極相似,其主要區別點為:總狀花序側生於前年生枝上;苞片為橢圓狀披針形,較花梗稍長;花盤5裂,裂片先端凹或近全緣。花期5月。果期6~7月。

生於濕潤堿地或河岸沖積地。分布河北、河南、福建、廣東、雲南、山西、遼寧、內蒙古等地。

③多枝檉柳

灌木或小喬木,高3~5米。小枝纖細,無毛,有淺條溝,紫色或紫褐色。葉互生,為卵形至披針形的細小鱗片,覆瓦狀,基部抱莖或半抱莖,先端漸尖,全緣,灰綠色或帶白粉。單總狀花序較稀疏地生長於當年幼枝上,長3~8厘米,再集成頂生圓錐花序;苞片卵狀披針形;花小,淡粉紅色。花期夏、秋季。

分布新疆、甘肅、青海、寧夏、內蒙古,河北、陜西、山東等地。

【生境分布】主產河北、河南、山東、安徽、江蘇、湖北、雲南、福建、廣東等地。

【性狀】幹燥的枝梗呈圓柱形。嫩枝直徑不及1.5毫米,表面灰綠色,生有許多互生的鱗片狀的小葉。質脆,易折斷。粗梗直徑約3毫米,表面紅褐色,葉片常脫落而殘留葉基呈突起狀。粗梗的橫切面黃白色,木質部占絕大部分,有明顯的年輪,皮部與木質部極易分離,中央有髓。氣微弱,味淡,以色綠、質嫩、無雜質者為佳。

【化學成份】含樹脂、槲皮素。樹皮含水分19.6%,鞣質5.21%。

【藥理作用】

①對呼吸系統的作用

檉柳煎劑給小鼠腹腔註射5克/公斤,有明顯的止咳作用(氨水噴霧引咳法),但無祛痰作用(小鼠酚紅法)。豚鼠腹腔註射1克/公斤,無明顯平喘作用(組織胺噴霧引喘法)。

②抗菌作用

體外試驗,檉柳煎劑對肺炎球菌、甲型鏈球菌、白色葡萄球菌及流感桿菌均有抑制作用。

③解熱作用

人工發熱家兔皮下註射浸膏溶液12克/公斤,有一定的解熱作用。

【炮制】揀去雜質,去梗,噴潤後切段,曬幹。

【性味】

甘鹹,平。

①《履巉巖本草》:"涼,無毒。"

②《本草匯言》:"味苦微鹹。"

③《本草從新》:"甘鹹,平。"

【歸經】

入肺、胃、心經,

①《本草匯言》:"入足陽明,手太陰、少陰經。"

②《本草從新》:"入心、肝二經。"

【功能主治】

疏風,解表,利尿,解毒。治麻疹難透,風疹身癢,感冒,咳喘,風濕骨痛。

①《綱目》:"消痞,解酒毒,利小便。"

②《東醫寶鑒》:"主疥癬及一切惡瘡。"

③《本草備要》:"治痧疹不出,喘嗽悶亂。"

④《本經逢原》:"去風;煎湯浴風疹身癢效。"

⑤《現代實用中藥》:"治關節風濕。"

【用法用量】內服:煎湯,1~2兩;或研末為散。外用:煎水洗。

【註意】麻疹已透及體虛汗多者忌服。

【附方】

①治小兒痧疹不出,喘嗽,煩悶,躁亂:㈠西河柳葉,風幹為末,水調四錢,頓服。(《急救方》)㈡西河柳煎湯,去渣,半溫,用芫荽蘸水擦之,但勿洗頭面;乳母及兒,仍以西河柳煎服。(《綱目拾遺》)

②治斑疹麻瘄不出,或因風而閉者:西河柳葉、櫻桃核,煎湯洗之。(《經驗方》)

③治疹後痢:西河柳末,砂糖調服。(《本草從新》)

④治感冒:西河柳五錢,霜桑葉三錢,生姜三片。水煎服。(《陜西中草藥》)

⑤治腹中痞積:觀音柳煎湯,露一夜,五更空心飲數次。(《衛生易簡方》)

⑥治吐血:鮮檉柳葉二兩,茜草根五錢。水煎服。(江西《草藥手冊》)

【各家論述】

①《本草經疏》:"赤檉木,近世又以治痧疹熱毒不能出,用為發散之藥。《經》曰,少陰所至為瘍疹,正劉守真所謂諸痛癢瘡瘍,皆屬心火之旨也。蓋熱毒熾於肺胃,則發癍疹於肌肉間,以肺主皮毛,胃主肌肉也。此藥正入心、肺、胃三經,三經毒解則邪透肌膚,而內熱自消,此皆開發升散,甘鹹微溫之功用。""同石膏、知母、薄荷、荊芥、玄參、牛蒡子、麥門冬、竹葉、連翹、黃芩、甘草之屬,治癍疹發不出,或雖發不透,如熱甚毒熾,舌生芒刺,大渴譫語,癍色紫黑者,加入三黃石膏湯內大效。"

②《本草匯言》:"檉柳,涼血分,發痧瘩,解痧毒之藥也。古雲痧瘩,即今之瘄疹也,宜苦涼輕散之劑,則出而解。此藥輕清升散,開發瘄毒,如瘄毒內閉不出,或出之甚多,難於解退,或解退後熱發不止,或喘嗽不消,肌肉贏瘦,致成瘄疳、瘄勞者多有之,以此煎湯代茶,日飲,瘄疹諸疾,漸自消減矣。與桔梗、甘草、牛蒡子同用更善。"

③張壽頤:"檉柳,性溫入血而善於發泄,治麻疹之不能透發者甚效,乃瀕湖《綱目》所未詳者。但透達之性極速,入煎劑不當過二錢,俗又以此煎湯作熏蒸揩洗外治之法,則麻疹既不透發,最忌感寒冒風,而乃脫衣露體,雖用熱湯,必有流弊,不可輕試,如在春、冬天寒,尤為大忌。"

【臨床應用】

①治療慢性氣管炎

以檉柳細嫩枝葉入藥,制成煎劑、沖劑、丸劑和註射劑等應用。㈠煎劑:取鮮檉柳2兩(幹者減半),白礬6分,水煎兩次(白礬分兩次入煎),藥液混合,早晚分服。㈡沖劑:以鮮檉柳3斤(幹者減半),檉柳細粉半斤,白礬3兩,制成沖劑100包(每包重5~5.5克),每次開水沖服1包,每日2次。㈢丸劑:用檉柳細粉1斤,白礬細粉2.4兩,混合制成水丸。每次服2錢,每日2次。㈣註射液:每毫升含幹生藥1克,每次2~4毫升,肌肉註射,每日2次。均10天為一療程。應用各種劑型(丸劑最多,沖劑次之,少數為煎劑或註射液)治療1502例,其中甲組1025例為老年慢性氣管炎,乙組477例為50歲以下的慢性氣管炎患者。經1~10個療程治療,近期控制:甲組91例(8.9%),乙組97例(20.3%);顯效:甲組360例(35.1%),乙組156例(32.7%);好轉:甲組429例(41.9%),乙組179例(37.6%);無效:甲組145例,乙組45例。甲組總有效率為85.9%,顯效以上為44%;乙組總有效率90.6%,顯效以上為53%。實踐證明,檉柳具有較好的鎮咳、平喘、祛痰、消炎作用。對單純型效果較好,喘息型次之,合並肺氣腫者較差。一般用藥後3~4天出現療效,註射劑1~2天即可見效,最快者半小時即顯平喘作用。有效病例在停藥後,癥狀可以繼續好轉或穩定。雖有因感冒而復發者,但癥狀較輕,再用檉柳治療3~5天,癥狀即被控制。治療中極個別的有輕微副作用,如口幹、頭暈、上腹不適、惡心、嘔吐、大便次數多,一般不影響治療。

②試治鼻咽癌

取檉柳、地骨皮各1兩水煎服,每日1劑。試治2例,分別在68天和3個月後,自覺癥狀緩解,原有鼻咽部的贅生物消失。半年後復查,鼻咽部贅生物未見再發。

【摘錄】《*辭典》

檉柳《中華本草》

【出處】出自《本草圖經》

【拼音名】ChēnɡLiǔ

【別名】檉、河柳、殷檉、雨師、人柳、赤檉木、三春柳、春柳、三眠柳、長壽仙人柳、觀音柳、垂絲柳、雨絲、蜀柳、西河柳、赤樹柳、山檉柳

【來源】

藥材基源:為檉柳科植物檉格的嫩枝葉。

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TamarixchinensisLour.[T.juniperinaBunge]

采收和儲藏:未開花時采下幼嫩枝梢,陰幹。

【原形態】灌木或小喬木,高3-6m。幼枝柔弱,開展而下垂,紅紫色或暗紫色。葉鱗片狀,鉆形或卵狀披針形,長1-3mm,半貼生,背面有龍骨狀柱。每天開花2-3次;春季在去年生小枝節上側生總狀花序,花稍大而稀疏;夏、秋季在當年生幼枝頂端形成總狀花序組成頂生大型圓錐花序,常下彎,花略小而密生,每朵花具1線狀鉆形的綠色小苞片;花5數,粉紅色;萼片卵形;花瓣橢圓狀倒卵形,長約2mm;雄蕊著生於花盤裂片之間,長於花瓣;子房圓錐狀瓶形,花柱3,棍棒狀。蒴果長約3.5mm,3瓣裂。花期4-9月,果期6-10月。

【生境分布】

生態環境:喜生於河流沖積地、海濱、難頭、潮濕趲堿地和沙荒地。

資源分布:野生於遼寧、河北、山東、江蘇、安徽、河南等地;我國東部至西南部各地有栽培。

【栽培】

生物學特性適應性強,對氣候土壤要求不嚴,耐堿,耐旱。在粘壤土、砂質壤土及河邊沖積土中均可生長,常栽於河邊、路邊、溝邊、庭院等處。

栽培技術用種子或扡插育苗繁殖。種子繁殖:3-4月播種育苗,行距15-18cm,開溝條播,覆土約1cm,苗高15cm時,按株距12cm間苗。春秋季時按行株距(1-2)m×m,穴深1m移栽,栽後澆水,扡插育苗繁殖:在早春未發芽前,選2-3年生枝,剪成17-20cm長的插條。畦面按行距33cm開深15cm的橫溝,再按株距10cm把插條插入溝中,上端露出3cm左右,覆土壓實,保持土壤濕潤並適當追肥。2年後移栽,宜在早春發芽前進行,按行株距1m×1cm開穴,每穴栽種1株,成活後澆人畜糞水。

田間管理移栽後,夏季應松土除草,科季施土雜肥。第2年夏、冬季再松土除草,追肥各1次。

病蟲害防治蟲害有蓑衣蟲、蚜蟲等。

【性狀】

性狀鑒別枝細圓柱形,直徑0.5-1.5mm,表面黃綠色,節較密,葉鮮片狀,鉆形或卵狀披針形,長1-3mm,背面有龍骨狀柱。質脆,易折斷,斷面黃白色,中心有髓。氣微,味淡。

以枝葉細嫩、色綠者為佳。

顯微鑒別莖枝橫切面:木栓層為多列木栓細胞。皮層窄,近木栓處有2-4列厚壁細胞,壁稍厚,木化。中柱鞘纖維壁木化;纖維束周圍細胞含硫酸鈣結晶,形成晶纖維。韌皮部較窄,木質部導管多單個散在或2-3個相聚;髓射線寬2-3個相聚;髓射線寬2-3列細胞。髓部小。

粉末特征:灰綠色。表皮細胞橫斷面觀類方形,外壁稍隆起,有的(葉緣)呈乳頭狀突起,角質層厚6-9μm內蒙細齒狀;表面觀類方形、多角形或長方形,垂周壁細密連珠狀增厚,有的可見半月形角質突起。氣孔下陷,副衛細胞4-6個,有的特小。②硫酸鈣結晶直徑5-34μm,棱角大多明顯,另有少數呈主形或小針狀結晶。③纖維(枝)直徑8-25μm,壁稍厚,木化或微木化;纖維周圍細胞含硫酸鈣結晶,形成晶纖維。④髓薄壁細胞類圓形,有的含硫酸鈣結晶,此外,有薄壁細胞及葉柄基部纖維和導管等。

【化學成份】從幹燥檉嫩枝葉中分得檉柳酚(tamari-xinol),檉柳酮(tamarixone),檉柳醇(tamarixol),β-甾醇(β-sitosterol),胡蘿蔔甙(darcosterol),槲皮素二甲醚(qrer-cetin-3,4-dimethylether),硬脂酸(stearicacid),正三十一烷(hentriacontane),12-正三十一烷醇(12-hentriacontanol),三十二烷醇已酸酯(dotriacontanylacetate)[1]。又分得山柰酚-4-甲醚(kaempferol-4-methylether),山柰酚-7,4-二甲醚(kaempferol-7,4-dimethylether),槲皮素(quercetin),槲皮素甲醚(qrercetin-3-methyher)即異鼠李素(isorhamnetin),沒食子酸(gallicacid)[2],沒食子酸甲酯-3-甲醚(methylgallate-3-methylether)及反式的2-羥基甲氧基桂皮酸(2-hydroxy-4-methoxycinnamicacid)[3]

【藥理作用】

1.對呼吸系統的作用:本品煎劑給小鼠腹腔註射5g/kg,有明顯的止咳作用(氨水噴霧引咳法),但無祛痰作用(小鼠酚紅法)。豚鼠腹腔註射1g/kg,無明顯平喘作用(組胺噴霧引喘法)。

2.抗菌作用:體外試驗,本品煎劑對肺炎球菌、甲型鏈球菌、白色葡萄球菌和流感桿菌均有抑制作用。檉柳酮和檉柳醇對耐藥金黃色葡萄球菌有較強的抑制作用。

3.解熱作用:人工發熱家兔皮下註射本品浸膏溶液12g/kg,有一定的解熱作用。

4.抗肝炎作用:本品40%乙醇水溶出組分有抗炎癥作用。本品的70%乙醇提取物口服給予用四氯化碳誘發的急性肝炎的GOT和GPT值,均有抑制作用,並能減輕肝組織損害。

【毒性】

1、對呼吸系統的作用檉柳煎劑5g/kg腹腔註射,對氨水噴霧所致的小鼠咳嗽有明顯抑制作用,但小鼠酚紅法試驗表明無法痰作用;1g/kg腹腔註射,對組胺噴霧所致貘鼠哮喘無明顯平喘作用[1]。另報道,以1×g組胺使正常貉鼠離體氣管致痙,5min後加入檉柳醇提物或水提物1×104g(生藥),顯示強大而持久的抗組胺作用,5min內的對抗強度超過100%[2]。

2、保肝作用檉柳的70%已醇提取物灌胃給藥,對四氯化碳(CCL4)誘發的急性肝炎小鼠有保肝作用,給藥組小鼠的天冬氨酸轉氨酷(AST)和丙氨酸轉氨酷(ALT)值比對照組明顯降低,並可減輕CCL4所致肝重的增加,減輕肝組織變性程度[3]。

3、抗菌作用檉柳煎劑在體外肺炎鏈球菌、甲型鏈球菌、白色葡萄球和流感桿菌有抑制作用[1]。檉柳成分檉柳酮及檉柳醇對抗藥性金黃色葡萄球菌有較強抑制作用[4]。

4、解熱作用檉柳浸膏溶液12g/kg皮不註射,對人工發熱家兔有一定解熱作用[1]。

5、毒性檉柳煎劑小鼠腹深註射的LD50為21.6g/kg。2只豚鼠腹腔熱註射檉柳煎劑5g/kg,觀察48h,未見異常;另2只腹腔註射5g/kg,在4h內死亡[1]。

【鑒別】理化鑒別(1)取本品粉末1g,加甲醇10ml,在水浴上回流提取20min,濾過,濾液供以下試驗:①取濾液1mil,加鎂粉少許,加鹽酸3-4滴,在水浴上加熱,顯橘紅色。(檢查黃酮)②取濾液分別滴在濾紙片上,用氨蒸氣熏顯黃色,噴1%三氯化鋁已醇液,顯明顯黃色。(檢查共同酮)③取濾液1ml,置蒸發皿中,在水浴上蒸幹,加飽和硼酸丙酮試液1ml,10%枸櫞酸丙酮試液1ml,在水浴上蒸幹,在紫外光燈下觀察,可見強烈的黃綠色熒光。(檢查黃酮)(2)薄層色譜取本品粉末2g,加甲醇25ml,在水浴上回流1h,濾過,濾液回收甲醇。殘渣溶於2ml甲醇中,濾過,濾液供點樣用。以槲皮素為對照品。同點於矽膠G薄層板上,用苯-甲醇(8:2)為展開劑,展距10cm,用氨熏後紫外光燈下觀察。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位置處顯相同顏色斑點。

【炮制】揀去雜質,去梗,噴潤後切段,曬幹。

【性味】味甘;辛;性平;

【歸經】歸肺;胃;心經

【功能主治】疏風;解表;透疹;解毒。主風熱感冒;麻疹初起;疹出不透;風濕痹痛;皮膚瘙癢

【用法用量】內服:煎湯,10-15g;或入散劑。外用:適量,煎湯擦洗。

【註意】麻痛已透及體虛多汗者禁服

【附方】1、治痧疹發不出,順喇,煩悶,躁亂①西河柳葉,風幹為末。水調四線,頓服立定。(《綱目拾遺》引《急救方》)②蟑退一錢,鼠粘子(炒研)一錢五分,荊芥穗一錢,玄參二錢,甘草一錢,麥門冬(去心)三錢,幹葛一錢五分,薄荷葉一錢,知母(蜜炙)一錢,西河柳五錢,竹葉三十片。水煎服。(《醫學廣筆記》竹葉柳蒡湯)③西河柳煎湯,去潭。半溫,用芫荽蘸水擦之,但勿洗頭面。乳母及兒,仍以西河柳煎服。(《綱目拾遺》)2、治麻痛伏而過期不出西河柳為末。以茅根煎湯下三四錢,折水下弈可。(《座科活人全書》獨聖散)3、治斑疹麻瘼不出,或因風而閉者西河柳葉、櫻桃核。煎湯洗之。(《綱目拾遺》引《經驗方》)4、治一切風,不問遠近檉葉半斤(細銼)。如無,枝葉變可),荊芥半斤(細銼)。以水五升,煮取二升,濾去滓,澄清。白蜜五合,竹瀝五合,上相和,以新瓷瓶盛,用油單子蓋緊系,以重湯煮,勿令入水,從初五更煮至日出即佳。每服一小盞,日三服。(《普濟方》檉葉煎)5、治感冒,發熱,頭痛檉柳、薄荷各9g,綠豆衣9g生姜3g.煎服。(《青島中草藥手冊》)6、治風濕痹痛西河柳、虎丈根、雞血藤各30g。水煎服。(《浙江藥用植物誌》)7、治痞用觀音柳煎湯,露一宿,至五更飲數次。痞自消。(《衛生易簡方》)8、治酒病長壽仙人柳,不以多少,曬幹為細末。每服一錢,用酒調下。(《履

【各家論述】

1.《綱目》:消痞,解酒毒,利小便。

2.《東醫寶鑒》:主疥癬及一切惡瘡。

3.《本草備要》:治痧疹不出,喘嗽悶亂。

4.《本經逢原》:去風;煎湯浴風疹身癢效。

5.《現代實用中藥》:治關節風濕。

【臨床應用】

1.治療慢性氣管炎:以檉柳細撇枝葉入藥,制成煎劑、沖劑、丸劑和註射劑等應用。

1.1.煎劑:取鮮檉柳2兩(幹者減半),白礬6分,水煎兩次(白礬分兩次人煎),藥液混合,早晚分服。

1.2.沖劑:以鮮檉柳3斤(幹者減半),檉柳細粉半斤,白礬3兩,制成沖劑100包(每包重5-5.5g),每次開水沖服1包,每日2次。

1.3.用檉柳細粉1斤,白礬細粉2.4兩,混合制成水丸。每次服2錢,每日2次。

1.4.註射液:每毫升含幹生藥1g,每次2-4ml,肌肉註射,每日2次。均10天為一療程。

應用各種劑型(丸劑最多,沖劑次之,少數為煎劑或註射液)治療1502例,其中甲組1025例為老年慢性氣管炎,乙組477例為50歲以下的慢性氣管炎患者。經l-10個療程治療,近期控制:甲組91例(8.9%),乙組97例(20.3%);顯效:甲組360例(35.1%),乙組156例(32.7%);好轉:甲組429例(4l.9%),乙組179例(37.6%);無效:甲組145例,乙組45例。甲組總有效率為85.9%,顯效以上為44%;乙組總有效率90.6%,顯效以上為53%。實踐證明,檉柳具有較好的鎮咳、平喘、祛痰、消炎作用。對單純型效果較好,喘息型次之,合並肺氣腫看較差。一般用藥後3-4天出現療效,註射劑l-2天即可見效,最快者半小時即顯平喘作用。有效病例在停藥後,癥狀可以繼續好轉或穩定。雖有因感冒而復發看,但癥狀較輕,再用檉柳治療3-5天,癥狀即被控制。治療中極個別的有輕微副作用,如口幹、頭暈、上腹不適、惡心、嘔吐、大便次數多,一般不影響治療。

2.試治鼻咽癌:取檉柳、地骨皮各1兩水煎服,每日l劑。試治2例,分別在68天和3個月後,自覺癥狀緩解,原有鼻咽部的贅生物消失。半年後復查,鼻咽部贅生物未見再發。

【摘錄】《中華本草》

注: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,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。

檉柳相關圖片

檉柳圖片來源GOOGLE自動搜索,僅供參考。

<< 上一个: 陳芥菜鹵汁  下一个:蟶殼>>





使用條款 | 私隱政策 | 聯繫我們 |

© CopyRight 2024 LOOKUP.TW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