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> 中華本草 > 羊角藤功效和作用

【拼音名】YánɡJiǎoTénɡ

【別名】烏苑藤、巴戟天[福建]

【來源】茜草科巴戟天(羊角藤)屬植物羊角藤MorindaumbellataL.,以根及全株入藥。全年可采,鮮用或曬幹。

【性味】甘,涼。

【功能主治】祛風除濕,止痛止血。用於胃痛,風濕關節痛;葉外用治創傷出血。

【用法用量】0.5~1兩。外用適量。

【摘錄】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

羊角藤《*辭典》

【出處】《廣西藥植名錄》

【拼音名】YánɡJiǎoTénɡ

【別名】白面麻、紅頭根、山八角(《廣西藥植名錄》),穿骨蟲、放筋藤、牛的藤(《福建中草藥》)。

【來源】為茜草科植物羊角藤的根或根皮。全年可采,鮮用或曬幹。

【原形態】蔓狀或攀援灌木。枝細長,節間長。葉對生,有柄,矩圓狀披針形或倒卵狀矩圓形,長4~12厘米,寬1.5~3.5厘米,先端短尖或鈍,基部狹,上面禿凈或稍粗糙,下面禿凈或被柔毛;托葉膜質,鞘狀,長2~5毫米。頭狀花序4~8個合成頂生、無梗、傘形花叢;每一頭狀花序有花6~12朵,花序柄長13~26毫米;花白色,無柄;萼片短,截形;花冠高腳碟狀,長不及5毫米,4裂;雄蕊4,花絲短;花柱細,具有2柱頭。復生球狀漿果,直徑10~15毫米。花期5~7月。

【生境分布】生於山野林緣小樹叢中。分布福建、廣東、雲南等地。

【化學成份】

根及莖中含以下葸醌:2-羥基蒽醌、茜素、茜素-1-甲醚、茜黃、茜黃-1-甲醚、紫黃茜素、茜素-2-甲醚、1-羥基-2-甲基蒽醌、2-甲基蒽醌及1-甲氧基-2-甲基蒽醌。根還含茜草色素、光澤汀以及茜黃與茜黃-1-甲醚的甙。

莖和葉還臺豆甾醇,β-谷甾醇及熊果酸。

【性味】《福建中草藥》:"根:辛微甘,溫。"

【功能主治】

祛風濕。治關節腫痛,腎虛腰痛。

①《廣西藥植名錄》:"根:祛風濕,消腫,去毒。"

②《福建中草藥》:"根皮:祛風濕,暖腎氣。"

【用法用量】內服:水酒煎,1~2兩。

【附方】

①治腎虛腰痛:羊角藤幹根皮五錢至一兩,酌加豬骨。水煎服。(《福建中草藥》)

②治關節風濕痛:羊角藤幹根一至二兩。酒水燉服。(《福建中草藥》)

【摘錄】《*辭典》

羊角藤《中華本草》

【出處】出自《廣西藥植名錄》

【拼音名】YánɡJiǎoTénɡ

【英文名】CommonIndianmulberry,RootofCommonIndianmulberry

【別名】巴戟、白面麻、紅頭根、山八角、穿骨蟲、放筋藤、牛的藤、雞眼藤、三角藤、貓紅藤、黑風藤、鱔魚藤、湘巴戟、烏藤、百眼藤、鳥泥藤、壙羊扭、羊角扭

【來源】

藥材基源:為雙子葉植物藥茜草科植物羊角藤的根或根皮。

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MorindaumbellataL.

采收和儲藏:全年可采,鮮用或曬幹。

【原形態】羊角藤,攀援灌木。無毛或幼枝的稍被柔毛。葉薄革質對策;葉柄長6-10mm;托葉膜質,長2-5mm;葉片形狀各式,通常長圓狀披針形,長5-8(-12)cm,寬1..5-3.5cm,先端急尖或短漸尖,基部楔形,側脈5-7對。花序頂生,傘形花序式排列,通常由6個小頭狀花序組成,每個小頭狀花序直徑6-8mm,有花6-12朵;總花梗長5-12mm;萼簡半球形,長0.8-1mm,先端平截或不明顯齒裂;花冠白色,4裂,幾達基部,裂片狹長圓形,長3-3.2mm,先端稍鈍而內彎;雄蕊4,聚合果扁球形或近腎形,直徑8-12mm,熟時紅色,有槽紋。花期5-7月,果期6-10月。

【生境分布】

生態環境:生於低海拔地區灌叢中。

資源分布:分布於西南至東南部。

【性狀】

性狀鑒別根多呈圓柱形,長短不等,直徑0.8-2.0cm。根皮呈不規則片狀、槽狀或卷簡狀。外表面化灰褐色或灰棕色,具不規則皺紋或較粗的縱皺紋,具少數橫縊紋,有的皮部斷裂而露出粗糙木部,形成長短不等的節。質堅硬,柴性,易折斷,斷面呈顆粒狀,皮部較薄,內表面淺灰紫色,木部粗而脆,直徑0.5-1.4cm,約占直徑60%-70%。無臭,味淡微甜。

顯微鑒別根橫切面:木栓細胞數列;栓內層草酸鈣針晶衡少。中柱鞘部位有石細胞斷續排列成環。韌皮部有石細胞或石細胞群散在,木質部發達,全部木化;導管類圓形,直徑約100μm。

粉末特征:棕黃色。①石細胞較多,單個散在或成群,黃色或淡黃色,呈長方形、我角形,個別纖維狀,直徑17-112μm,壁厚8-40μm,長至140μm。孔溝彎貢或斜向,有的末端分叉,有的層紋細密。②草酸鈣針晶束纖細散在或成束存在於栓內層細胞及薄壁細胞中,長48-72μm。③木栓細胞成片,淡黃色,表面觀呈多角形,壁稍厚。

【化學成份】羊角藤根和莖中主要含蒽醌類(an-thraquinones)化合物;2-羥基蒽醌(2-hydroxyanthraquinone),茜草素(alizarin),茜草素-1-甲醚(alizarin-1-methylether)甲基異茜草素(rubiadin),甲基異茜草素-1-甲醚(rubiadin-1-methylether),黃紫茜素(xanthopupurin),茜草素-2-甲醚(alizarin-2-methylether),1-羥基-2-甲基蒽醌(1-hydroxy-2-methylanthraquinone)。2-甲基蒽醌(2-methylanthraquinone),2-甲氧基蒽醌(2-methoxyanthraquinone),1-甲氧基-2-甲基蒽醌(1-methoxy-2methylan-thraquinone),茜草色素(munjistin),光澤定(lucidin)。還含有甙類(glycosides);甲基異茜草素葡萄糖甙(rubiadin-glycoside)和1-甲醚甲基異茜草葡萄糖甙(1-methylether-rubiadin-glycoside)莖和葉還含有豆甾醇(stigmasterol),β-谷甾醇(β-sitosterol)和熊果酸(ursolicacid)。此外莖中還含鳶尾醌(tectoquinone)。

【性味】辛;微甘;溫

【歸經】腎經

【功能主治】祛風除濕;補腎止血。主濕關節痛;腎虛腰痛;陽痿;胃痛

【用法用量】內服:煎湯15-60g。

【各家論述】

1.《廣西藥植名錄》:根:祛風濕,消腫,去毒。

2.《福建中草藥》:根皮:祛風濕,暖腎氣。

【摘錄】《中華本草》

注: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,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。

羊角藤相關圖片

羊角藤圖片來源GOOGLE自動搜索,僅供參考。

<< 上一个: 羊角紐花  下一个:羊角藤葉>>





使用條款 | 私隱政策 | 聯繫我們 |

© CopyRight 2024 LOOKUP.TW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