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> 中華本草 > 杜鵑花葉功效和作用

【出處】《浙江民間常用草藥》

【拼音名】DùJuānHuāYè

【來源】為杜鵑花科植物杜鵑花的嫩葉。

【化學成份】葉和嫩枝中含黃酮類、香豆精、三萜類、有機酸、氨基酸、鞣質、酚類、甾醇、強心甙、揮發油等;黃酮類中有紅花杜鵑甲和乙,杜鵑花醇0.012%和杜鵑花醇甙0.4%。葉中還含能果酸0.6%和梫木毒素。

【性味】

酸,平。

①《浙江民間常用草藥》:"性平,味酸辛。"

②《福建中草藥》:"微甘酸,溫。"

【功能主治】

清熱解毒,止血。治癰腫疔瘡,外傷出血,蕁麻疹。

①《分類草藥性》:"洗風火瘡。"

②《浙江民間常用草藥》:"消腫止血。"

【用法用量】外用:搗敷或煎水洗浴。

【附方】

①治指疔,各種陽性腫毒:新鮮杜鵑的枝頭嫩葉適量,搗爛如泥,敷於患處,一日換藥兩次。止痛消腫,未化膿時,可使消散。(《江西民間草藥驗方》)

②治眼外傷紅腫:杜鵑花嫩葉搗爛,加人乳,外敷。(《浙江民間常用草藥》)

③治外傷出血:杜鵑花鮮葉搗爛,外敷傷口。(《浙江民間常用草藥》)

④治對口瘡:杜鵑鮮葉和側柏葉等量搗爛,調雞蛋清或蜜,敷患處。(《福建中草藥》)

⑤治蕁麻疹:杜鵑鮮葉煎湯洗浴。(《福建中草藥》)

【臨床應用】治療慢性氣管炎:迎山紅幹葉研粉,制成1:1酊劑,每服10~20毫升,每日2次。治療1000余人,近期有效率達80%。以鎮咳、祛痰的效果較顯著,痰稠者容易咳出。亦曾用於普通感冒所致之咳嗽,作為一般上咳糖漿應用。副作用較少,如每日用量超過生藥3~4兩時,則可產生頭昏、惡心,嶇吐、心跳變慢等現象,多數在停藥後即可消失,無任何後遺癥。

【摘錄】《*辭典》

杜鵑花葉《中華本草》

【出處】出自《浙江民間常用草藥》。

【拼音名】DùJuānHuāYè

【來源】

藥材基源:為杜鵑花科植物杜鵑花的葉。

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RhododendronsimsiiPlanch.[R·in-dicumSweetvar.simsiiMaxim;R.indicum(L.)Sweetvar.IgnescensSweet]

采收和儲藏:春、秋季采收,鮮用或曬幹。

【原形態】落葉或半常綠灌木,高2-5m。多分枝,幼枝密被紅棕色或褐色扁平糙伏毛,老枝灰黃色,無毛,樹皮縱裂。花芽卵形,背面中部被褐色糙伏毛,邊緣有睫毛。葉二型;春葉紙質,較短,夏葉革質,較長,卵狀橢圓形或長卵狀披針形,長3-6cm,寬2-3cm,先端銳尖,具短尖頭,基部楔形,全緣,表面疏被淡紅棕色糙伏毛,背面密被棕褐色糙伏毛,脈上更多。花2-6朵,成傘形花序,簇生枝端;花梗長約5-8mm;花萼5深裂,裂片卵形至披針形,長3-7mm,外面密被糙伏毛和睫毛;花冠寬漏鬥狀,玫瑰色至淡紅色、紫色,長3-5cm,5裂,裂片近倒卵形,上方1瓣及近倒2瓣裏面有深紅色斑點;雄蕊10,稀7-9,花絲中下部有微毛,花藥紫色;子房卵圓形,5室,長5-8mm,密被扁平長糙毛,花柱細長。蒴果卵圓形,長1-1.2cm,密被棕色糙毛,花萼宿存。花期4-6月,果期7-9月。

【生境分布】

生態環境:生於丘陵山地或平地,疏灌叢中。

資源分布:分布於長江流或以南各地,東至臺灣,西到四川、雲南。

【化學成份】葉和嫩枝中含黃酮類,香豆精,三萜類,有機酸,氨基酸,鞣質,酚類,甾醇,甾醇強心甙,揮發油等;黃酮類中有紅花杜鵑甲和乙,莢果蕨醇(matteucinol)和莢果蕨醇(matteucinol)和莢果蕨甙(matteucinin)[3],還含熊果酸(ursolicacid)和梫木毒素(an-dromedotoxin)[5]。

【藥理作用】參見“鬧羊花”條。

【性味】酸;性平

【功能主治】清熱解毒;止血;化痰止咳。主癰腫瘡毒;蕁麻疹;外傷出血;支氣管炎

【用法用量】外用:適量,鮮品搗敷;或煎水洗。內服:煎湯,10-15g。

【各家論述】

1.《分類草藥性》:洗風火瘡。

2.《浙江民間常用草藥》:消腫止血。

【摘錄】《中華本草》

注: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,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。

杜鵑花葉相關圖片

杜鵑花葉圖片來源GOOGLE自動搜索,僅供參考。

<< 上一个: 杜鵑花果實  下一个:杜楝>>





使用條款 | 私隱政策 | 聯繫我們 |

© CopyRight 2024 LOOKUP.TW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