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> 中華本草 > 麂肉功效和作用

【出處】《本草拾遺》

【拼音名】JǐRòu

【來源】為鹿科動物小麂的肉。

【原形態】

小麂,又名:黃麂,黃猄。

形小,肩高約40厘米,體長70~80厘米,尾長可達12厘米,臉部較短而寬,鼻端裸露。雄獸有角,角又短小,角尖向內向下彎曲。眶下腺長,呈彎月形的裂縫,四肢細長,蹄狹尖。毛色通常為淡栗紅色,雜有灰黃色斑點,頸背中央有一條黑線。吻至角的基部暗棕色,從眶下腺直至角的分叉處各有一黑色寬紋。體背和四肢上部近於暗栗,四肢下部為黑棕色,蹄的附近毛色暗黑色,胸、腹部、後肢內側、臀部邊緣及尾的腹面白色。尾背及臀部邊緣均有一鮮艷的橙栗色窄線。冬毛常較夏毛稍黑。

棲息於小丘陵、小山的低谷或森林邊緣的雜草叢中。性怯懦,營單獨生活,少合群。聽覺敏銳,行動靈活。以青草、樹葉、樹芽等為食。

【生境分布】分布長江流域及珠江流域。

【性味】

甘,平。

①《本草拾遺》:"味辛。"

②《日華子本草》:"涼,有毒。"

③《開寶本草》:"味甘,平,無毒。"

【功能主治】

①《本草拾遺》:"主野雞病,煠出作生,以姜酢進食之。"

②《隨息居飲食譜》:"補氣,暖胃,耐饑。化濕祛風,能瘳五痔。"

【註意】

①《日華子本草》:"能墮胎及發瘡癤疥。"

②《開寶本草》:"多食能動人痢疾。"

③《隨息居飲食譜》:"痞氣滿滯者勿食。"

【摘錄】《*辭典》

麂肉《中華本草》

【出處】

出自《本草綱目拾遺》;1.《本草圖經》:麂,出東南山谷,今有山林處皆有,而均、房、湘、漢間尤多,實獐類也。

2.《本草衍義》:麂,獐之屬,又小於獐,但口兩邊有長牙;好鬥,則用其牙。四方皆有,山深處則頗多,其聲如擊破鈸。

3.《綱目》:麂,居大山中,似獐而小,牡者有短角。黧色豹腳,腳矮而力勁,善跳越。其行草莽,但循一徑。皮極細膩,靴襪珍之。《符瑞誌》有銀麂,白色。今施州山中出一種紅麂,紅

【拼音名】JǐRòu

【英文名】Muntjac

【別名】小麂、黃麂

【來源】

藥材基源:為鹿科動物小麂的肉。

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MuntiacusreevesiOgilby

采收和儲藏:四季均可捕捉,宰殺後,除去皮毛,取肉鮮用。

【原形態】小麂,屬麂類中最小一種,體長70-80cm,重一般不超過15kg。臉較短而寬。雄麂具角、角叉短小,角尖向下彎曲。頸背中央有黑線一條。體色一般為淡栗紅色,混有灰褐色斑點。體背毛基、毛幹淺灰色,近毛尖小部分深褐色,毛尖棕黃色,因而體背毛顯麻褐色,故謂之“麻猄”。其前頜骨不與鼻骨相聯,亦為特征之一。

【生境分布】

生態環境:生活於丘陵林灌地帶及村寨附近的灌草叢中。活動範圍較小。

資源分布:分布於陜西、江蘇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臺灣、湖北、湖南、廣東、廣西、四川、貴州等地。

【化學成份】鹿科動物黑麂、赤麂、小麂的肉含蛋白質(protein),肽類(pepeide),氨基酸(aminoacid),脂類(lipids),甾類(steroids)。骨含骨膠原(ossein),糖蛋白(glycoprotein),肽類,脂類,大量磷酸鈣(calciumphosphate)及碳酸鈣(calciumcarbonate)。

【性味】味甘;性平

【歸經】脾;胃經

【功能主治】補氣;祛風;暖胃。主虛勞不足;腰腿酸痛;胃痛;痔瘡

【用法用量】內服:煮食,100-200g。

【註意】痞滿氣滯者慎服。

【各家論述】

1.《本草拾遺》:主野雞病,蝶出作生,以姜進食之。

2.《隨息居飲食譜》:補氣,暖胃,耐饑,化濕祛風,能廖五痔。

【摘錄】《中華本草》

注: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,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。

麂肉相關圖片

麂肉圖片來源GOOGLE自動搜索,僅供參考。

<< 上一个: 戟葉石韋  下一个:麂子草>>





使用條款 | 私隱政策 | 聯繫我們 |

© CopyRight 2024 LOOKUP.TW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