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> 中華本草 > 石龍芮子功效和作用

【出處】《本經》

【拼音名】ShíLónɡRuìZǐ

【別名】魯果能、地椹(《本經》),天豆(《吳普本草》),石能(《別錄》),芮子(《本草拾遺》)。

【來源】為毛茛科植物石龍芮的果實。4~7月采收。

【原形態】形態詳"石龍芮"條。

【性味】

苦,平。

①《本經》:"味苦,平。"

②《吳普本草》:"歧伯:酸。扁鶻:大寒。雷公:鹹,無毒。"

③陶弘景:"味小辛。"

【功能主治】

治心熱煩渴,陰虛失精,風寒濕痹。

①《本經》:"主風寒濕痹,心腹邪氣,利關節,止煩渴。"

②《別錄》:"平腎胃氣,補陰氣不足,失精莖冷,令人皮膚光澤,有子。"

③《藥性論》:"逐諸風,主除心熱躁。"

④《植物名實圖考長編》:"治瘧,搗子縛手虎口及脈上。"

【註意】《本草經集註》:"大戟為之使。畏蛇蛻、吳萸。"

【摘錄】《*辭典》

石龍芮子《中華本草》

【出處】出自《本經》。

【拼音名】ShíLónɡRuìZǐ

【英文名】FruitofPoisonousButtercup

【別名】魯果能、地椹、天豆、石能、芮子

【來源】

藥材基源:為毛茛科植物石龍芮的果實。

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RanunculussceleratusL.

采收和儲藏:夏季采收,除去雜質,曬幹備用。

【原形態】石龍芮,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,高10-50cm。須根簇生。莖直立,上部多分枝,無毛或疏生柔毛。基生葉有長柄,長3-15cm;葉片輪廓腎狀圓形,長1-4cm,寬1.5-5cm,基部心形,3深裂,有時裂達基部,中央深裂片菱狀倒卵形或倒卵狀楔形,3淺裂,全緣或有疏圓齒;側生裂片不等2-3裂,無毛;莖下部葉與基生葉相同,上部葉較小,3全裂,裂片披針形或線形,無毛,基部擴大成膜質寬鞘,抱莖。聚傘花序有多數花;花兩性,小,直徑4-8mm,花梗長1-2cm,無毛;萼片5,橢圓形,長2-3.5mm,外面有短柔毛;花瓣5,倒卵形,長1.5-3mm,淡黃色,基部有短爪,蜜槽呈棱狀袋穴;雄蕊多數,花藥卵形,長約0.2mm;花托在果期伸長增大呈圓柱形,長3-10mm,粗1-3mm,有短柔毛;心皮多數,花柱短。瘦果極多,有近百枚,緊密排列在花托上,倒卵形,稍扁,長1-1.2mm,無毛,喙長0.1-0.2mm。花期4-6月,果期5-8月。

【生境分布】

生態環境:生於平原濕地或河溝邊。

資源分布:分布於全國各地。

【化學成份】果實含毛茛甙(ranunculin),原白頭翁素(protoanemonin),白頭翁素(anemonin),膽堿(choline),不飽和甾醇類,沒食子酚型鞣質及黃酮類化合物。

【性味】苦;平

【歸經】心經

【功能主治】和胃;益腎;明目;祛風濕。主心腹煩滿;腎虛遺精;陽痿陰冷;不育無子;風寒濕痹

【用法用量】內服:3-9g,煎湯。

【註意】《本草經集註》:大戟為之使。畏蛇蛻、吳萸。

【各家論述】

1.《綱目》:石龍芮,乃平補之藥,古方多用之,其功與枸杞、覆盆子相埒,而世人不知用。

2.《本草匯言》:石龍芮,補明精,祛風燥之藥也。凡相火熾盛,陰躁精虛者,以此充入諸滋補藥,服食甚良,故《本草》主風寒濕熱成痹,有潤養筋脈之功,主補腎益精明目,有育嗣延齡之妙。古方多用之。

3.《本經》:主風寒濕痹,心腹邪氣,利關節,止煩渴。

4.《別錄》:平腎胃氣,補陰氣不足,失精莖冷,令人皮膚光澤,有子。

5.《藥性論》:逐諸風,主除心熱躁。

6.《植物名實圖考長編》:治瘧,搗子縛手虎口及脈上。

【摘錄】《中華本草》

注: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,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。

石龍芮子相關圖片

石龍芮子圖片來源GOOGLE自動搜索,僅供參考。

<< 上一个: 石龍芮  下一个:石龍子>>





使用條款 | 私隱政策 | 聯繫我們 |

© CopyRight 2024 LOOKUP.TW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