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出處】《食療本草》
【拼音名】CháiRòu
【來源】為犬科動物豺的肉。
【性味】
甘酸,溫。
①《食療本草》:"酸。"
②《綱目》:"酸,熱,有毒。"
③《醫林纂要》:"甘苦酸,溫。"
【功能主治】《醫林纂要》:"補虛勞,攻堅積,長氣力,消骨鯁。"
【摘錄】《*辭典》
豺肉《中華本草》
【出處】出自《食療本草》《醫林纂要》:昔人謂豺肉不堪食,令人瘦,然山中人臘之為良藥,病久虛羸,梢食此則神氣頓足,骨力頓強;勞食傷、肉傷、堅積看,煎臘服之即消,且不損真氣,是則昔人之言,亦多有末盡失。
【拼音名】CháiRòu
【英文名】Jackalasfood
【來源】
藥材基源:為犬科動物豺的肉。
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CuonalpinusPallas
【原形態】豺,形似狼而短小,頭部較寬而吻較短,體重15-20kg,體長85-130cm。四肢較短,尾長略小於體長之半。耳端圓鈍。乳頭6-7對。尾毛較長。通常全身毛紅棕色,或近灰棕色而雜以黑毛。頭部、頸部、肩部及背部色調較重,並雜有黑色毛尖的針毛,腹面呈淺灰色、棕色或棕白色,口角部位及喉部也近於棕白色。四肢前面深棕褐色,內側白以或淡灰色。尾端幾近黑色,形成黑尾尖。夏季毛短而色深,紅棕色尤顯深重。
【生境分布】
生態環境:棲息於山地、丘陵、森林等處。而熱耐寒,群居性,具獵食中型獸類之特性。
資源分布:分布於黑龍江、吉林、河北、新疆、江蘇、福建、廣西、四川、雲南、西藏等地。
【性味】味甘;酸;性溫
【歸經】肝;腎;脾;胃經
【功能主治】補虛消積;散瘀消腫。主虛勞體弱;食積;跌打瘀腫;痔瘺
【用法用量】內服:煮食,適量。
【註意】《食療本草》:“損人神情,消人脂肉。”
【各家論述】《醫林纂要》:補虛勞,攻堅積,長氣力,消骨硬。
【摘錄】《中華本草》
注: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,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。
© CopyRight 2025 LOOKUP.TW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