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> 中華本草 > 紫薇皮功效和作用

【拼音名】ZǐWēiPí

【別名】紫荊皮、怕癢樹樹皮、怕癢樹根皮

【來源】

藥材基源:為千層菜科植物紫薇的莖皮和根皮。

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CortexLagerstroemiaeIndicae

采收和儲藏:5-6月剝取莖皮,秋、冬季挖根,剝取根皮,洗凈,切片,曬幹。

【原形態】落葉灌木小喬木,高達7m。樹皮平滑,灰色或灰褐色。枝幹多扭貢,小枝纖細,有4棱,略成翅狀,葉互生或有時近對生;幾無葉柄;葉往紙質,橢圓形、倒卵形或長橢圓形,長2.5-7cm,寬1.5-4cm,先端短尖或鈍形,有時微凹,基部闊楔形或近圓形,無毛或下面沿中永有微柔毛;側脈3-7對。花淡紅色、紫色,常呈圓錐花序頂生;花梗長3-15mm;花萼長7-10mm,萼筒外部無棱槽,先端通常6淺裂,裂片卵形;花瓣6,皺縮,長12-20mm,有長爪;雄蕊36-42,外面6枚著生於花萼上,比其余長,花藥大,綠色;雌色;雌蕊1,花柱細長,柱頭頭狀。蒴果橢圓狀球形,長1-1.3cm,成熟時紫黑色。種子有翅,長約8mm。花期6-9月,果期9-12月。

【生境分布】

生態環境:喜生於陰濕肥沃的土壤上。

資源分布:吉林、河北、陜西、山東、江蘇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河南、廣東、海南、廣西、四川、貴州、雲南等地均有栽培。

【性狀】

1.性狀鑒別:樹皮呈不規則的卷筒狀或半卷筒狀,長4-20cm,寬0.5-2cm,厚約1mm。外表面為灰棕色,具有細微的縱皺紋,可見因外皮脫落而留下的壓痕。內表面灰棕色,較平坦,質地輕松脆,易破碎。無臭,味淡微澀。

2.顯微鑒別:莖皮橫切面:外側有時可見頹廢組織(落皮層)或數列石細胞層,石細胞為圓形或長圓形。皮層細胞1-2列。韌皮部有1-2列徑向延長的多孔性薄壁細胞相間排列,韌皮射線寬。薄壁細胞中含棕色物質。有的1個細胞內含1個方晶。

【化學成份】莖皮中含紫薇堿(lagerine),印車前明堿(lagerstroemine),雙氫輪葉十齒草堿(dihydroverticillatine),十齒草明堿(decamine),十齒草次堿(decinine),十齒草堿(decodine)。

【性味】味苦;性寒

【功能主治】清熱解毒;利濕祛風;散瘀止血。主無名腫毒;丹毒;乳癰;咽喉腫痛;肝炎;疥癬;鶴膝風;跌打損傷;內外傷出血;崩漏帶下

【用法用量】內服:煎湯,10-15g;或浸酒;或研末。外用:適量,研末調敷;或煎水洗。

【摘錄】《中華本草》

注: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,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。

紫薇皮相關圖片

紫薇皮圖片來源GOOGLE自動搜索,僅供參考。

<< 上一个: 紫薇花  下一个:紫薇葉>>





使用條款 | 私隱政策 | 聯繫我們 |

© CopyRight 2024 LOOKUP.TW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