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> 中華本草 > 扇子七功效和作用

【拼音名】ShànZiQī

【別名】扇子還陽、陰陽扇、雙扇蘭、大對月草、菊花雙葉草、一把傘、連子七

【來源】蘭科杓蘭屬植物扇脈杓蘭CypripediumjaponicumThunb.,以根狀莖和帶根全草入藥。四季可采,洗凈曬幹或用米泔水漂後,曬幹,用酒炒後用。

【性味】辛,平。有毒。

【功能主治】活血調經,祛風鎮痛,截瘧。用於月經不調,跌打損傷疼痛,間日瘧;外用治皮膚搔癢。

【用法用量】每用5分,研粉冷開水吞服,或泡酒服。外用適量,全草煎水洗。

【摘錄】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

扇子七《*辭典》

【出處】《陜西中草藥》

【拼音名】ShànZiQī

【別名】老虎七(《黃山植物的研究》)。

【來源】為蘭科植物扇脈杓蘭的根或帶根全草。夏、秋采挖,洗凈,曬幹,或以米泔水漂洗後再酒炒後使用。

【原形態】多年生草本。根莖細長匍生,節上簇生須根。莖單一,高20~40厘米,被長柔毛,基部有少數鞘狀葉。葉2枚,生莖端,略成對生狀,扇形至扇狀四角形,前緣波狀,長可達16厘米,寬22厘米,脈扇狀。花大形,單生於花梗頂端;花梗由葉腋間抽出,長10~15厘米;花瓣開張,淡黃綠色,唇瓣特大,成囊狀,有紫斑。蒴果具喙,長約5厘米,被柔毛。種子細微,多數。花期5月。

【生境分布】生於山野。分布陜西、四川、湖北及華南各地。

【性味】澀辛,平,有毒。

【功能主治】祛風解毒,理氣鎮痛,調經活血,截瘧。治皮膚瘙癢癥,無名腫毒,間日瘧,月經不調,勞傷。

【註意】內服本品後,半日內禁忌熱酒、熱飯。

【附方】

①治皮膚瘙癢癥:扇子七全草煎水洗。

②治無名腫毒:扇子七全草搗爛,用醋調敷患處。

③治間日瘧:扇子七根五分。研粉,發瘧前一小時冷開水送下。(性味以下出《陜西中草藥》)

【摘錄】《*辭典》

扇子七《中華本草》

【出處】出自《陜西中草藥誌》

【拼音名】ShànZiQī

【英文名】HerbofJapaneseLadyslipper

【別名】半邊蓮、陰陽扇、腎葉蘭、老虎蘭、扇子還陽、半邊扇、對葉扇、鐵骨傘、荷葉七、扇子草、半邊傘、二郎傘

【來源】

藥材基源:為蘭科植物扇脈杓蘭的根或帶根的全草。

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CypripediumjaponicumThunb.

采收和儲藏:夏、秋采收,洗凈,曬幹。

【原形態】扇脈杓蘭,陸生植物,高35-55cm。根莖橫走。莖和花葶均被褐色長柔毛,但前者較密。葉通常2枚,近對生,極少3枚互生,葉片鈍波狀,基部寬楔形,具扇形脈。花苞片葉狀,菱形或寬卵狀披針形,邊緣具細緣毛;花單生,直徑6-7cm,綠黃色、白色,具紫色斑點;中萼片近橢圓形,長5cm;合萼片卵狀披針形,稍較寬,先端具2小齒;花瓣斜披針形或半卵形,長4cm,內面基部有毛;唇瓣長達4.5cm,基部收狹而具短爪,囊內基部具長柔毛;退化雄蕊寬橢圓形,長達10mm,寬約8mm,基部具耳;子房條形,密被長柔毛。花期6月。

【生境分布】

生態環境:生於林下、灌叢及竹林中。

資源分布:分布於陜西、浙江、安徽、江西、湖北、湖南、四川、貴州等地。

【性味】微苦;平;有毒

【歸經】肺;肝;腎經

【功能主治】理氣活血;截瘧;解毒。主勞傷腰痛;跌打損傷;風濕痹痛;月經不調;間日瘧;無名腫毒;毒蛇咬傷;皮膚瘙癢

【用法用量】內服:煎湯,3-6g;或研粉,0.9-1.5g。外用:適量,搗爛,醋調;或煎水洗;或泡酒擦。

【註意】內服本品後,半日內禁忌熱酒、熱飯。

【附方】①治皮膚瘙癢癥:扇子七全草煎水洗。②治無名腫毒:扇子七全草搗爛,用醋調敷患處。③治間日瘧:扇子七根五分。研粉,發瘧前一小時冷開水送下。(性味以下出《陜西中草藥》)

【摘錄】《中華本草》

注: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,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。

扇子七相關圖片

扇子七圖片來源GOOGLE自動搜索,僅供參考。

<< 上一个: 扇葉陰地蕨  下一个:鱔魚>>





使用條款 | 私隱政策 | 聯繫我們 |

© CopyRight 2024 LOOKUP.TW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