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英文名】CORTEXILLICII
【別名】追地風、鉆地風、南寧地楓皮、地風
【來源】本品為木蘭科八角茴香屬植物地楓皮IlliciumdifengpiK.I.B.etK.I.M.的幹燥樹皮。春、秋二季剝取,曬幹或低溫幹燥。
【性狀】本品呈卷筒狀或槽狀,長5~15cm,直徑1~4cm,厚0.2~0.3cm。外表面灰棕色至深棕色,有的可見灰白色地衣斑,粗皮易剝離或脫落,脫落處棕紅色。內表面棕色或棕紅色,具明顯的細縱皺紋。質松脆,易折斷,斷面顆粒狀。氣微香,味微澀。
【鑒別】
(1)本品橫切面:木栓層為數列細胞,其內壁較厚,含紅棕色物。皮層散有石細胞群,其間嵌有少數纖維束;有分泌細胞分布。韌皮部射線細胞1列;亦有分泌細胞,較皮層處為小。薄壁細胞含紅棕色物和澱粉粒。
(2)取本品粗粉2g,加氯仿5ml,振搖,浸漬30分鐘,濾過。取濾液點於濾紙上,幹後置紫外光燈(254nm)下觀察,顯猩紅色至淡猩紅色熒光。
【炮制】除去雜質,洗凈,打碎,曬幹。
【性味】微辛、澀,溫;有小毒。
【歸經】歸膀胱、腎經。
【功能主治】祛風除濕,行氣止痛。用於風濕痹痛,腰肌勞損。
【用法用量】6~9g。
【貯藏】置幹燥處。
【摘錄】《中國藥典》
地楓皮《中華本草》
【出處】始載於《廣西植物誌》。
【拼音名】DìFēnɡPí
【來源】
藥材基源:為八角科植物地楓皮的樹皮。
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IlliciumdifengpiB.NChangetal.
采收和儲藏:春、秋生季采。先10年以上老株,在樹的一側鋸樹皮的上下兩端,有刀直劃,將樹皮剝下,其余樹皮保留不剝,將樹皮置通風外陰幹。
【原形態】常綠灌木,高1-3cm。樹皮灰褐色,有縱皺紋,質松脆易折斷,斷面顆粒性,芳香;嫩枝褐色。葉常3-5片集生於枝頂;葉柄較粗,長1.3-2.5cm;葉片革質或厚革質,有光澤,倒披針形,長橢圓形或卵狀橢圓形,長10-14cm,寬3-6cm,先端短漸尖,基部楔形或寬楔形,全緣,邊緣稍向背面反轉。花紅色,腋生或近頂生;花梗長0.6-1.5cm;花被片15-17枚,少數達20枚,最大一片寬橢圓形或近圓形,長約1.3cm,寬1cm,肉質;雄蕊21,稀18、20或22,長3.5-4mm,;心皮常為13,離生,輪狀排列。(艹骨)(艹突)果9-11,先端有彎曲的尖頭,長3-5mm,果梗長1-4cm。花期4-6cm。花期4-6月,果期7-9月。
【生境分布】
生態環境:生於海拔200-500m石灰巖山地的山頂或石山疏林下。
資源分布:分布於廣西西南部地區。
【性狀】
性狀鑒別權坡呈筒狀或半卷筒狀,少數雙卷筒狀,長5-18cm,直徑1-3.5cm,厚2-3mm。外表面灰棕色至深棕色,有不規則細縱皺紋,偶有灰白色地衣斑,皮孔不明顯。栓皮易脫落露出紅棕色皮部;內表面紅棕色,有明顯的細縱皺紋。質松脆,易折斷,斷面顆粒性。氣香。味微澀。水浸泡後無粘液滲出。
以質松脆、香氣濃烈、油性大者為佳。
顯微鑒別樹皮橫切面:木栓細胞內壁較厚,含紅棕色物。皮層有橢圓形或類圓形分泌細胞。並有石細胞群和少數纖維束。韌皮射線細胞多為單列;韌皮部分泌細胞較小。薄壁細胞含紅棕色物和澱粉粒。
理化鑒別取本品粗粉2g,加氯仿5ml,浸泡30min,濾過。取濾液點於濾紙上,幹後於紫外光燈(254nm)下觀察,顯猩紅色至淡猩紅色熒光。
【化學成份】含揮發油0.30%-0.71%,內有:α-和β-蒎烯(pinene),樟烯(camphene),1,8-案葉素(1,8-cineole),芳樟醇(linalool),黃樟醚(safrole),樟腦(camphor),乙酸龍腦酯(bornylacetate),月桂烯(myrcene)等28個成分[1]。
【性味】辛;澀;性溫;小毒
【歸經】脾;胃經
【功能主治】祛風除濕;行氣止痛。主風濕關節痛;腰肌勞損;蜈蚣咬傷
【用法用量】內服:煎湯,6-9g。外用:適量,研粉酒調敷。
【各家論述】《新華本草綱要》:樹皮:味辛,澀、性溫,有小毒。有驅風除濕,行氣止痛的功能。
【摘錄】《中華本草》
注: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,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。
© CopyRight 2024 LOOKUP.TW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