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> 中華本草 > 絨毛粉背蕨功效和作用

【拼音名】RónɡMáoFěnBèiJué

【別名】小鳳尾草

【來源】

藥材基源:為中國蕨科植物絨毛薄鱗蕨的全草。

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Leptolepidiumsubvillosum(Hook.)HsingetS.K.Wu[CheilanthessubvillosaHook.;Aleuritopterissubvillosa(Hook.)Ching]

采收和儲藏:秋季采收,洗凈,曬幹。

【原形態】陸生蕨類植物,植株高20-40cm。根莖短,直立,密被深棕色、半透明、卵狀披針形鱗片。葉簇生;葉柄長6-15cm,深棕色,具光澤,基部疏生與根莖上相同的鱗片,腹面有秕糠狀毛;葉片紙質,背面無粉,狹卵形或長圓狀披針形,長12-25cm,寬3-6cm,基部心形,尖端漸尖,二至三回羽狀分裂;羽片7-9對,近對生,無柄,下部羽片較大,三角形或寬卵形,長3-4cm,寬1.5-2.5cm,羽狀或二回羽狀分裂;二回羽片三角形,先端急尖或鈍,基部下側1片最大,常為羽狀分裂,中部以上羽片狹卵形至卵形;沿羽軸及裂片主脈背面有黃棕色卷曲的節狀毛;葉脈羽狀,分離。孢子囊群生於葉邊的小脈先端,成熟後靠接;囊群蓋膜質,灰白色,連續或中斷,邊緣有波狀缺刻或全緣。

【生境分布】

生態環境:生於海拔1600-3900m的草地、山坡林下或石縫中。

資源分布:分布於西南及西藏等地。

【性味】微苦;涼

【功能主治】清熱解毒;利濕。主濕熱黃疸;咽喉腫痛;泄瀉;痢疾;小便澀痛

【用法用量】內服:煎湯,9-15g。

【摘錄】《中華本草》

注: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,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。

絨毛粉背蕨相關圖片

絨毛粉背蕨圖片來源GOOGLE自動搜索,僅供參考。

<< 上一个: 絨白乳菇  下一个:絨毛楨楠>>





使用條款 | 私隱政策 | 聯繫我們 |

© CopyRight 2024 LOOKUP.TW Rights Reserved.